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稻田里不僅能出產大米,還能“長”出泥鰍。日前,福建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林山村的一些村民正在將水稻田改造為魚池,為即將引種回來的泥鰍布置新家。
林山村由于地處山區、水源不足。荔城區農業部門及西天尾鎮組織村民先后到廣東、浙江等地考察,結合林山村水稻田不能成片的實際情況,決定讓村民發展泥鰍養殖,將上述水稻田及拋荒地進行改造,加寬加固田埂、疏土、引水,并邀請專家向村民傳授養殖技術,規;B殖泥鰍。泥鰍在泥土中竄來竄去,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泥鰍的雜食性讓它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一些雜草,減少農藥用量,降低水稻生產成本并提高產量和品質,養殖泥鰍的稻田至少增產稻谷5%以上。
眼下,該村已有十多戶農戶參與泥鰍養殖實驗,養殖面積近50畝,首期魚苗將于本月底到位,所養殖泥鰍主要將以魚苗供應商“包收”的方式進行銷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