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投資漁業養殖近幾年越來越被人們所看好,尤其是味美肉嫩的大彈涂魚市場更是火爆,那么究竟投資漁業養殖的效益如何呢?現在就針對這個話題展開說明。
站在海邊望去,一汪汪淺淺的海水波光閃動,在被圍成一塊塊方格式的灘涂魚池中,不時看到從水中躍起的魚影浪花。這里是福建省霞浦縣萬畝大彈涂魚養殖基地。這里的農民大多通過投資漁業養殖來獲得收入。
大彈涂魚,俗稱“跳跳魚”,不僅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病害少、成活率高,深受閩東及浙南沿海一帶漁民喜愛。然而,“跳跳魚”種苗育繁存在的技術難題,為規;B殖和養殖效益的提高制造了較大障礙。
2004年,福建省科技廳啟動實施星火科技“一縣一業”計劃,劃撥150萬元作為“霞浦縣大彈涂魚人工育苗及養殖技術示范”項目的啟動資金。霞浦縣科技局生產力促進中心、霞浦縣長盛養殖場與廈門大學海洋系組成課題研究組,在霞浦縣長沙村展開了大彈涂魚育苗研究。課題研究組進行了大彈涂魚的產卵規律、大仔魚開口攝食期及各發育階段的關鍵性餌料、培育的適宜環境條件等方面的探索,終于取得了大彈涂魚批量育苗成功。特別是,在土地養殖技術上,改進了低棲硅藻的培育方法,采用輪捕輪換、捕大留小的養殖方法,以及冬季用泥土封閉洞口捕撈成魚的方法等,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為進一步推動大彈涂魚養殖產業化創造了條件。
人工育苗研究課題的突破,使得“跳跳魚”在自然條件及養殖基礎比較好的霞浦縣扎下根來。全縣4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上迅速掀起了養殖“跳跳魚”的熱潮,許多原先在外打工的漁村村民也都回村加入了養殖“跳跳魚”的行列,當地兩萬余畝荒涼灘涂及鹽堿地重獲生機。
看到科技養殖帶來的好處,霞浦縣長沙村村民林來吉笑得合不攏嘴,他為記者算了一筆收益賬:以前他家只有3畝多地種水稻,年收入僅4000多元,現在不僅把3畝多水稻田全部灌入海水養殖“跳跳魚”,還承包了30畝荒灘和鹽堿地擴大養殖,年收入可達12萬元,養殖效益非?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