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李裕光建議,最好是不同規格的甲魚同養,在不斷投入的同時也可以回收資金,同時兼養其它種類水產品。
2005年,在廣東中山錦標村養殖水產的李裕光嘗試養起了“中華鱉”甲魚,雖然是高投入,但高收益也讓他嘗到了甜頭。李裕光介紹,普通的甲魚一般養殖時間需要三年,大部分重量在一斤半左右就會賣出,價錢在40元/斤左右。按照每畝投放4000尾甲魚苗的密度養殖,每畝可收益16萬元。如果在一斤半左右的時間再挑選出優質的續養到三四斤左右,每斤價錢就會超過百元。李裕光現有魚塘170畝左右,除去60畝左右的黃腳立魚,其它都是不同規格的甲魚,每年收益超過500萬。
“飼養甲魚關鍵的地方是水質和管理。”李裕光介紹。李裕光在錦標村養殖水產之前,曾經在順德也從事過水產養殖,但隨著順德經濟的發展,農業用地和水質質量逐年下降,李裕光遂把水產養殖搬遷到民眾鎮來。“民眾是個農業大鎮,工業對農業的污染不是特別嚴重,無論是土質或水質都十分適合發展農業,在民眾養的魚、蝦品質都會比其它地方高很多,賣出去的價錢也更高一點,所以這么多年都堅持在民眾做水產養殖。”除了民眾天然的水質條件,管理成為另一個重要環節。“甲魚是好斗動物,無論是公的還是母的,在一起會經常打斗,特別是養殖密度一高的時候,由于爭食,打斗會更厲害。為了避免甲魚打斗,養殖密度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同一規格的甲魚最好養在同一個魚塘。”由于甲魚是高價值農產品,魚塘的保安工作也需要考慮。李裕光講到,前一段時間,有小偷連續四次半夜進魚塘偷甲魚,每次偷幾十只,每次損失數千元。“如有條件,最好是裝上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可以全天監控,還可以連上村里的治保室,一旦發生偷竊事件可直接啟動報警系統。”
雖然是高價值的農產品,但投入也不少。按照李裕光養殖甲魚的面積,每天飼料的費用就達萬元,還不包括水電、人工費用,所以一年的成本投入就要高達300萬元以上。按照甲魚的生長規律,從甲魚苗到可以出售需要三年時間,這三年的投入都需要流動資金。下一步,李裕光打算重金培養綠色甲魚,“所謂綠色甲魚,就是在甲魚養殖到5斤左右的時候,再繼續‘瘦身’一年,在一年的時間里幾乎不投放飼料,綠色甲魚價錢是普通甲魚的三倍以上,也是將來的消費熱點。”至于自己的未來目標,李裕光說是打造自己的綠色甲魚品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