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
海南海口粵海大道的兩側,一口口瀕臨海邊的養殖水塘,不時可看到成群的鴨子暢游水面,你一定以為這是養鴨場了。其實,水下藏有“黃金”,那就是幫助很多秀英區西秀鎮榮山村村民走上小康路的致富菜———江籬菜。西秀鎮海水養殖江籬菜久負盛名,是我省養殖江籬菜的最大區域,規模在全國都屈指可數。
海邊池塘水下“藏金”
8日上午,記者來到榮山村村民蔡纘成的江籬菜養殖水塘,只見一畝多的池塘岸邊悠閑地躺著上百只鴨子,5名女工手持竹耙站在齊腰深的水中,正在往泡沫筏子上撈菜,一耙下去如漁網狀纏繞的大捆江籬菜被撈起,江籬菜枝蔓相連,細如龍須,難怪又叫龍須菜。
蔡纘成介紹,我省養殖江籬菜時間較早,在還未建省時就有人養殖。他從1989年開始養殖,現他家養殖面積達100多畝,成為當地的江籬菜養殖大戶。據他了解,江籬菜養殖受地域條件限制,除廣東陸豐、電白、水東等縣市以及福建部分地方養殖外,全國適宜養殖的地方不多,海南溫濕的氣候全年都可產菜。在西秀鎮榮山村江籬菜養殖面積達6000多畝,這樣的規模在全國都少有。
談起養殖經,老蔡頭頭是道。他介紹,養殖江籬菜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必須半咸半淡,一周要大換水,對土壤也有要求。養殖江籬菜需要施肥。以前,他主要靠施土肥,后來經過摸索,改為在水面養鴨,鴨的糞便是江籬菜最好的肥料,而且立體混養也增加了養殖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