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圖為:梁子牌大閘蟹下月初即可大量上市
圖為:螃蟹脫的殼。
圖為:我省今年培育的蟹苗。
圖為:汈汊湖上養殖戶給螃蟹喂食。
|
| |
向高端市場進軍
湖北省水產局產業處處長張漢中介紹,去年我省河蟹面積288萬畝,年產量8萬噸,產值40億元。畝均產值不足1400元,平均每斤售價僅25元。
我省與江蘇的養蟹面積相差無幾,但江蘇的產量高達32萬噸,產值達180億元,均是我省的數倍。
究其原因,江蘇多為池塘精養,我省是粗養,在關鍵技術上有差距,螃蟹的規格上有較大差距。
人們意識到,兩省螃蟹的差距,核心要素是在品牌。雖然我省螃蟹品質好,尤以梁子牌螃蟹出眾。但其品牌影響力,整體不如江蘇的陽澄湖螃蟹。
于是,我省有了梁子湖螃蟹十多年的品牌追求。
除了品牌影響力外,我省螃蟹的銷售渠道問題也十分突出。
省河蟹產業協會秘書長曾炳生介紹,協會有56家會員單位,面積達120萬畝,全是千畝以上的精養池塘和萬畝以上的湖泊。產量約4萬噸,銷售額占全省60%以上。細分銷售市場,協會80%的產量以批發的形式,銷到江浙沿海發達省份及東南亞等地,真正有包裝、打品牌的僅占20%。銷售均價,中秋前后每斤50元至60元,后期為40元,售價比全省平均價高出許多。當然,這里面,不乏走批發渠道的螃蟹,被中間販子拿去傍了名牌。
事實上,這只是全省螃蟹產業的一個縮影。
漢川的養殖戶張紅波介紹,每年螃蟹銷售,都是販子來地頭拿貨。自己也想賣高價,但苦于沒有渠道。這樣的養殖戶不在少數。
于是,有了17日產銷對接的一幕。
25家養殖基地共用一個品牌,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同時又不危及自身基地,這是不少會員的共同關注點。
21日傍晚,漢川天歌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曾天祥,仔細打量剛從郵局取回的螃蟹包裝盒樣,計劃加上“天歌”字樣,他說:這樣才能規避風險。
會員們所擔心的,省河蟹協會早已考慮到了。目前,他們正在準備統一的包裝、防偽設施等,并特別提醒各會員單位,注明產地,盡量避免因統一使用品牌帶來的風險。
突破蟹苗瓶頸
除了后期養殖技術造成的差距外,湖北螃蟹從投苗起,就與江蘇螃蟹有了距離。
我省每年需從江浙沿海大量購進蟹苗。由于運距遠,蟹苗至我省最快需10小時,導致成活率不高。
養殖戶為保成活率只得多投苗。漢川養殖戶張德平介紹,每畝需投放扣蟹苗16斤,每斤120只,平均每只約0.2元。按45%的平均成活率計算,每畝蟹苗860只左右,養殖成本高,一般每畝只能賺2000元至3000元。
養蟹近20年的周小男說,江蘇每畝投放扣蟹苗10斤,每斤40至50只,成活率高達90%。基本上是一只蟹苗一元錢。由于接近海邊,只需運輸3小時,江蘇養殖戶是一只只選蟹苗,選的都是精壯苗,每畝僅飼養螃蟹400只出頭,養殖成本大大降低,畝均利潤高達8000元至10000元。
為了改變輸在起跑線上的不利局面,我省一直試圖突破種苗制約瓶頸。
今年3月起,省水產局良種試驗站與孝昌縣水產局河蟹養殖場合作,投資近300萬元,興建了占地300畝的省水良種站河蟹種苗養殖示范基地,以年薪12萬元,聘請60歲的周小男作技術指導,探索從大眼幼體開始培育扣蟹苗。
本月22日,周小男拉起一網蟹苗,拇指頭大的小家伙們,橫沖直撞。網內有黃色的蟹殼,爪鰓俱全,讓人大開眼界。
據介紹,經過幾個月試驗,基本掌握蟹苗培育技術。可為3000畝水面提供蟹苗,蟹苗養殖的畝均純收入可達5000元。
目前,我省共興建了5個河蟹種苗繁育基地,為突破瓶頸制約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梁子螃蟹滋味長
【汈汊湖:好水養出名優蟹】
面積15萬畝的汈汊湖,是漢川市綠色水產公司的重要養殖基地,也是梁子牌螃蟹的主要養殖地之一。21日下午,秋風(微博)涼爽宜人。漢川市汈汊湖騰飛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德平,騎著摩托車急匆匆往池塘邊趕,為100畝的精養蟹備食。
沿著池邊的水泥路,張德平遇到了好多騎車運海魚的漁民。在幾處海魚銷售點,還有不少漁民在排隊等候。這個時候,大家都要忙著喂螃蟹了。冰凍海魚塊,是重要的螃蟹飼料。
回到自家池塘邊,工人已經將兩桶淡水小魚提到了攪拌機旁,靠岸的小船上,已經放了幾袋飼料。
張德平開動馬達,與工人一起將小魚粉碎成魚糜。他一邊攪魚,一邊介紹,這就是螃蟹的食物。100畝螃蟹,一天只喂一次,需要各類魚四五百斤,二三百斤飼料。
作為合作社的負責人,張德平為50多戶社員、4000多畝養蟹水面提供技術、小額貸款、漁藥、飼料等,確保螃蟹質量符合梁子牌的標準。
幾分鐘后,魚糜準備妥當。他搬來一個大的白色塑料筐,倒進海魚塊、淡水魚糜和飼料,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張德平奮力劃槳駛向湖面,工人向水面拋撒蟹食。
【梁子湖:人放天養蟹肉甜】
23日中午,江夏。梁子湖水產集團牛山湖子公司。集團副總楊少明與子公司負責人陳作崗,與我們一起坐上沖鋒舟,冒著細雨駛向梁子湖心。
浩渺的湖面,碧綠的湖水,讓人心醉。工人們拉起捕蟹的地籠:“今年的螃蟹比往年厚。都是二兩左右了。看,公蟹的肚子是黃色的,還可脫一次殼,長得更大些。”望著滿籠亂爬的蟹子,聽著嘖嘖的贊嘆,就知道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這么大的湖面,投食嗎?”“我們這都是人放天養。公司有十多萬畝的湖面,怎么可能給螃蟹投食?”楊少明介紹,作為我省第二大湖泊,梁子湖大部分水質達到級,可直接飲用。湖內水草豐滿,底棲生物豐富,為螃蟹養殖提供了天然的隱蔽場所和豐富的食物。自1979年開始,梁子湖就開始養螃蟹。去年,公司養殖的螃蟹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產量達2000噸。“這是中國最頂級最安全的食品。蟹肉是甜的。螃蟹上市時節,歡迎你們前來品嘗。”
10年漫漫品牌路
今年,梁子牌螃蟹取得了“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而在十多年前,梁子湖大河蟹卻沒有自己的品牌。
武漢市梁子湖水產集團到工商部門咨詢時,發現“梁子湖”商標早已被他人注冊。
無奈之中,他們將注冊商標改為“梁子”,從此,梁子湖大河蟹標上了梁子品牌。
2004年,武漢市副市長張學忙在一次公務設宴中,向客人介紹,武漢螃蟹味美可口。然而動筷子的時候,盤子里的螃蟹出現最扎眼的幾個大字:“陽澄湖大閘蟹”。
遭遇尷尬的張學忙,將背刻“陽澄湖大閘蟹”的螃蟹包起來沒有吃。再一了解:梁子湖所產螃蟹貼別人的品牌出口,價格翻好幾倍。他坐不住了,轉身到梁子湖邊開會。
在地方政府關心下,當年“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通過國家地理標識保護產品認證,成為全國河蟹國家地理標識保護產品兩家之一;還獲得綠色食品認證。
隨后幾年,江夏區加大宣傳力度,連續舉辦梁子湖螃蟹文化節。
他們請來奧運會體操冠軍楊威來漢,出任代言人,并題詞“揚梁子牌河蟹美名,壯奧運會健兒聲威”。又請來著名學者余秋雨題詞:“千古江夏斯文在,梁子湖畔蟹正肥”。
湖北省著名商標、湖北省名牌產品,第八屆、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等金字招牌,紛紛被梁子牌螃蟹攬入懷中。
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蝦、一魚、一蟹’的湖北水產品創建工作思路”。省水產局將“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作為“一蟹”的代表品牌,定為三艘水產品牌航母之一,組建湖北省河蟹產業協會,推選武漢市梁子湖水產集團公司為會長單位,舉全省之力共同打造我省河蟹品牌。去年,梁子牌螃蟹高調進入香港等高端市場。
目前,“梁子”牌大河蟹,按照“五個一”(一個協會、一個章程、一套程序、一個標準、一個商標)的要求,依托一批重點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帶動全省河蟹產業的整體發展。已覆蓋全省120萬畝養殖水面,產量達3萬余噸。預計到2015年,養殖面積將達到200萬畝,產量6萬噸,產值100億元。
下一步,他們將從產品質量體系、規范品牌運作、放大品牌效應、擴大品牌影響力等多方面努力,將“梁子”牌大河蟹打造成為全國河蟹第一品牌。
“湖北需要培育蟹文化”
訪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首席專家王武
20日,受省水產局邀請,上海海洋大學博士生導師、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首席專家王武教授,給我省首批梁子湖大河蟹生態養殖示范基地的負責人培訓養殖技術。這是我省打造梁子湖螃蟹品牌的重要舉措。培訓結束后,記者采訪了他。
一見面,王武賣了個關子:“考考你,知道怎么吃螃蟹嗎?”“蒸著吃啊。”“錯。是煮著吃。”王武介紹,要選成熟飽滿的螃蟹,拿菱草捆著。在水里放紫蘇,水燒開后放蟹煮12分鐘即可。因為螃蟹性寒。吃蟹時不能喝啤酒,最好是喝溫黃酒,每次吃兩只就夠了,以免傷胃。從順序上講,先吃黃,再吃肉,最后吃腿。吃完后,要洗手去腥,再喝杯紅糖姜茶暖胃。“湖北螃蟹產量高達8萬噸,排全國第三,不缺螃蟹。湖北缺的是蟹文化。”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螃蟹專家,王武熟知我省螃蟹產業。他對比江蘇、上海等地螃蟹產業時指出:“湖北首先缺的是餐飲文化。”
王武介紹,我國有6000年的螃蟹食用歷史。歷史上,唐時的花津蟹、元時的勝芳蟹十分有名。現在全國聞名的陽澄湖大閘蟹,源于明清,隨著樣板戲《沙家浜》聞名全國。在古代,螃蟹多是皇家貴族的盤中餐,李白等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詩篇。時至今日,螃蟹在我國仍是一種高端消費品。王武有個調查統計,上海市每年人均消費螃蟹1公斤,消費額100元。而在經濟落后地區,百姓餐桌上難得一見。“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談文化之余,王武也傳授真經。他說,養殖螃蟹,關鍵看草。我省絕大多數養殖戶只種一種水草伊樂藻,這種草在高溫下容易死亡,造成水體渾濁,影響螃蟹外觀。他建議,還可種植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等多種沉水植物,既可為螃蟹提供豐富的餌料,還可改善水質,凈化水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