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鯢,俗稱娃娃魚,因為它的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是我國特有的有尾兩棲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兩棲動物中體型最大、壽命最長的古老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和“會游動的活化石”。娃娃魚被列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嚴禁捕殺、販賣。與此同時,國家對娃娃魚馴養繁殖、捕撈、運輸及經營利用,實行特許經營,鼓勵馴養繁殖和合法合理經營。
聽說
江西贛南興國縣江背鎮華坪村村民曾平一年前在山洞里養起了娃娃魚,帶著好奇,筆者決定到養殖場去一探究竟。
娃娃魚“隱居”山洞
養殖場并不好找,它位于距離興國縣城20公里遠的江背鎮澄龍村一個叫泉水湖的地方,只有一條黃土路連通外界,一路上也沒有任何標志。幾經周折,近日,筆者終于來到了養殖場,進入了這個神秘的山洞。
山洞是一個長500多米、寬2米的天然溶洞。娃娃魚,就“隱居”在這山洞之中。
全身消毒后,跨進洞口,筆者就感到洞內一股涼意迅速涌來。兩盞探照燈的光亮中,一長排長方形水泥池映入筆者眼簾。其長約二三米,寬約一米,池深約1米,池中水清可見底。每個水池里分別養著二三條娃娃魚,多的有七八條,這些娃娃魚一般都有二三公斤,其中最大的一條娃娃魚被放置在一個單獨的大水池中。
原來,娃娃魚的生活環境非常獨特,它們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的石縫和巖洞多的溪流中。為尋找適合娃娃魚生存的環境,曾平走遍了興國的山山水水。當他歷經艱辛來到江背鎮澄龍村時,只見這里溝深谷狹,人跡罕至,山林碧翠茂密,溪流清澈透涼。曾平被這里獨特的環境深深吸引,他來到一個天然溶洞,溶洞內泉水淙淙,一股涼意迎面撲來。這正是他要尋找的理想場所。曾平立即打電話給自己多年的朋友,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的謝榮生,兩人一拍即合,從省水產局辦回了大鯢馴養繁殖許可證,并注冊成立了贛南首家大鯢養殖場——榮生特種水產養殖場,從廣西購回價值50萬元的娃娃魚種苗。
從此,娃娃魚便在這大山之中的山洞里安了家。
娃娃魚的“三特殊”
從曾平口中,筆者得知,娃娃魚有“三特殊”,需要特殊環境、特殊食物、特別怕光。
曾平說,娃娃魚喜歡陰涼、昏暗的環境,溫度超過26攝氏度,死亡率就特別高,這里是天然的溶洞,溫度保持在16攝氏度左右。娃娃魚對水質的要求也特別高,每天都要換水。山洞里的山泉水,要送到市里的防疫站檢測,達標了才能使用。而且,娃娃魚對吃的東西很講究,只吃活體的魚和蝦等。曾平和謝榮生因此在山下承包了幾畝魚塘,專門放養娃娃魚吃的鯽魚,光活魚每天最少要幾十公斤。另外,娃娃魚特別怕光,夜晚喂食和巡查時,都不能用強光對射。
“娃娃魚一般要八周年才會繁殖。”曾平說,除了這個山洞,另外還有一個繁殖場,就是繁衍小娃娃魚的地方。
采訪結束時,曾平告訴筆者,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還處于摸索當中。當初他們做好了創業艱苦的心理準備,但這里的苦,卻是他們沒有料到的。謝榮生說,因為這里離圩鎮遠,每天的吃飯問題就成了最大的問題。來回一頓飯,得跑幾公里。現在完全是給娃娃魚當“保姆”,精心照料著它們的吃喝拉撒,天天想的都是如何讓它們過得舒舒服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