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60歲的梁汝仔是廣州市番禺區欖核鎮甘崗村人,過去種盆桔、盆花,有一回在張松村看見一個順德人包了10多畝地養殖牛蛙,覺得十分新奇,“那時養牛蛙是個新鮮事,效益很好,每公斤可賣22、24元,我也想試一試!5年前,整個欖核鎮有10多個牛蛙養殖場,不少蛙農走上致富之路,蓋起二層樓房。但近年牛蛙市場日益不景氣,不少蛙農頂不住虧本的煎熬,紛紛撤場改行,目前全鎮蛙場已所剩無幾,梁汝仔的場子已是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個。
如今,梁汝仔將28畝場子一分為二,分別采用田養和塘養兩種模式進行養殖,池塘里除了牛蛙還養了黃骨魚和四大家魚。據他介紹,牛蛙養殖周期一般為一年,最小的養至3兩多重就可上市。記者給他算了一筆賬,10多畝的田養面積,今年畝產2500公斤,按照目前每公斤18.8元,扣除每公斤10元的成本,去年開始養的這一批蛙,梁汝仔至少賺了22萬元。
據了解,與養殖四大家魚相比,養殖牛蛙投入低、方法簡單、收益也較高。為了進一步拓寬養殖牛蛙的前景,今年以來,梁汝仔開了6畝塘,安放了38個網箱,每個網箱長22米、寬4.5米,蛙池用尼龍網圍著,每個池投放14000~16000只牛蛙。記者走進去一看,網箱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牛蛙,梁汝仔及其兒子正穿行其間,精心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