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保護區內存在自然種植業和養殖業,養殖面積為620公頃,只占保護區水面面積4.36%,占整個江蘇洪澤湖水域面積0.39%,其對整個保護區及洪澤湖并不產生很大影響。
環洪澤湖地區有傳承久遠的產業,比如養殖業、捕撈業、編制業、種植業等。環湖經濟活動的加快,使湖泊的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環洪澤湖所有縣市都提出把旅游作為湖泊經濟發展的方向,但如何實現旅游與保護的協調、實現旅游與其它產業的協調、實現旅游與農民增收、漁民轉產之間的協調,是環洪澤湖面臨的一個具有共性的問題。
2000年,泗洪在生態區內建成2萬畝“稻蟹共作”,科技示范區,螃蟹生長在稻田的圍溝里,投放的螺獅、伊樂藻等天然餌料,使解猶如生長在原始生態中。螃蟹還在稻田里的吃蟲子,不用噴灑農藥,所產稻米未受污染。2001年,該科技示范區內生產的“蟹園牌”大米、“金水牌”大閘蟹和洪澤湖牌龍蝦被國家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命名為有機食品。如今泗洪已有12大類197種生態農產品暢銷上海、北京、南京、和美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內外25個大中城市,生態農產品收入已占全縣農產品總量的89%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