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龜鱉養殖行業流行一句俗語:“龜鱉進門庭,年收十萬銀。”如今越來越多的廣西農戶依靠龜鱉養殖增收致富。據統計,去年全區龜鱉養殖戶有7.2萬,產量達2.5萬噸,總產值55億元,戶均收入達到7.5萬元以上。
憑祥市大自然龜鱉養殖中心的張嚴煥笛談起養龜鱉的效益,臉上透著喜悅。他說,養殖場內有金錢龜、安南龜、越南石龜、亞洲巨龜等龜鱉千余只,通過銷售成品龜和種龜,一年產值上百萬元不成問題。來自欽州的養殖戶何連軍告訴記者,他養殖了山瑞鱉、鱷龜、石龜、綠毛龜等龜鱉共5000多只。以綠毛龜為例,平均一只龜年產約20只龜苗,一只龜苗可賣300多元,僅綠毛龜一項產值就達200多萬元。
據了解,龜鱉是廣西水產畜牧業的地方名優產品,無論養殖規模還是種質資源、品種品質,在全國都享有一定的聲譽。據統計,去年廣西龜和鱉的產量在全國分別排第5和第7位。2011年,全區龜鱉養殖戶達7.2萬戶,總產值55億元,戶均收入7.5萬元以上。
據悉,農業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與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簽訂了關于從2011年起連續五年,每年在南寧共同舉辦全國龜鱉評比大賽的合作框架協議。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水產畜牧獸醫部門組織實施廣西名優龜鱉原良種工程和無公害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工程,促進了廣西龜鱉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成為廣西庭院經濟的主導產業和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全國龜鱉評比大賽的舉辦,將進一步吸引社會各界對廣西龜鱉產業的關注,打響廣西龜鱉品牌,促進廣西龜鱉產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