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些蝦企老板都非養殖行業出身,他們按收益提成聘請技術推廣站有經驗的專家,整個養殖流程按工廠化方式嚴格管控,老板本人并不在養殖場內御駕親征
廣東汕頭達濠高位池則相對集中,規模較大。達濠島上的進行高位池養殖對蝦的企業彼此互不相鄰。這些養殖場的高位池水面少則100余畝,多則500多畝,每家都是當地響當當的“養殖大戶”。
這些高位池企業各自分布在群山掩映的海濱之中,遠離塵世喧囂。由于彼此相隔較遠,取水排水獨立,便于各家企業按照自己的需求規劃水源利用。
其中鴻泰生態養殖場一家高位池面積就達500余畝,僅從數量規模上來看,堪稱全國第二大高位池養殖基地。與較為常見的高位池建造略有不同,鴻泰生態養殖場內陸基、高位池均為混凝土結構,就連溫棚架也是鋼筋混凝土構建,頗有永久性工事的氣勢。養殖場內整齊劃一,每口塘面積3-5畝,每一組塘都配備一口地勢較高的蓄水池,蓄水池中的水經由海水砂濾而來,經過消毒后由管道引向個蝦池。
為了適應高密度養殖,達濠島上的高位池設備配備充足。以冬湖養殖場為例,池塘深度足夠,水深達2-2.5米。盡管池塘由混凝土筑成,但地膜仍覆蓋整個池塘底部和護坡上有水部分。增氧設備更是做足功夫,水面配備水車式增氧機,底部有曝氣管。每口池塘都有警報系統,一旦增氧設備出現停轉,警報立即響起。
盡管裝備精良,但當地的高位池養殖并不冒進,每沼蝦投苗密度只是較為穩妥的17-22萬尾/畝。這可能與潮汕地區高位池養蝦企業的公司組織結構有關,有實力進行上百畝高位池投資的企業家,都是在其他行業積累到的資本,非養殖行業出身。高位池養蝦對于這些企業家而言,只是一種投資方式。
因此,達濠地區高位池養蝦的生產管理相對理性。養殖場老板追求合理的行業利潤,不求一夜暴富,一切生產從實際出發。養殖技術則按收益提成聘請技術推廣站中有實際經驗的專家,整個養殖流程按工廠化方式嚴格管控。這些老板往往并不在養殖場內御駕親征,本身自己就有很多實業要忙,養殖場只是個人企業投資的一個單元。
潮汕地區商賈云集,從來不缺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家。雖然達濠并非南美白對蝦養殖的重鎮,但當地高位池企業的大手筆確實令人感覺到潮汕企業家的氣魄。整個達濠1500余畝的高位池水面,單單鴻泰、冬湖、濠盛三家就有近千畝,而整個達濠也只有八家高位池企業。
盡管達濠島上一畝高位池造價高達6-8萬元,但投資五六十萬建一個小型高位池養殖場,對于很多從事養蝦多年的水產人來說亦非難事,況且達濠適合修建高位池的水土資源豐富。這樣的小型場在離汕頭不遠的漳州可謂遍地開花,為何在汕頭達濠就難找一個類似的小微型高位池養殖場?
“主要是土地政策的原因。”一位高位池養殖場的老板如是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整個潮汕地區的土地基本上分包給各家各戶,而村一級組織擁有的公共土地少之又少。達濠地區亦是如此,每家都有一畝三分地,但想要整合起來,使用權問題比較麻煩。島上大片整塊荒蕪的土地未經開發,而這些土地又人人有份,大多只是統計數據上的農耕用地。
由此不難解釋,為何達濠島上高位池的規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達濠島上修建高位池的企業主,實力雄厚,能夠調動的資源非傳統意義上的普通養殖戶所能及。這幾家高位池企業自然也是飼料廠眼中的“財神爺”,其中海一飼料占據達濠高位池市場的大部分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