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平正在捕撈魚塘里的魚。
養殖戶說,這可能是全市最高紀錄了
這幾天,王家井鎮新南村的周恩平特別開心,前段時間他的一個魚塘大豐收。5畝大的魚塘,翹嘴紅蹺和黃顙魚共收獲1萬6千多公斤,產值達到了50多萬元。周恩平養魚近20年,“這是我遇到過同種魚畝產量最高的了。”他得意地說,“在其他養魚戶也從沒聽說過這么高的產量。”
周恩平的父親1982年就開始養魚,周恩平在1996年跟著父親一起養魚。今年43歲的周恩平,和父親、弟弟一起經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有20多個魚塘,面積共350畝左右。
近幾年,周恩平放棄了青魚、草魚等常規品種,以養翹嘴紅蹺、黃顙魚這兩種魚為主。翹嘴紅蹺就是市民常說的白條,而黃顙魚就是汪蛟。這兩種魚市場價較高,利潤相對其他魚要高出不少。
翹嘴紅蹺、黃顙魚市場價高,是因為肉質鮮美,養殖周期較長。去年1月,周恩平將300多公斤翹嘴紅蹺苗種和800多公斤黃顙魚苗種,放入魚塘。因為翹嘴紅蹺苗種較小,所以兩者魚苗的數量差不多是1:1的比例。
沒想到一年后,魚的重量翻了14倍。“一般畝產量1000公斤以上算是高的了,沒想到我的這個魚塘有3000多公斤,估計是諸暨的最高紀錄了吧。”周恩平笑著直說自己也沒想到。如今,黃顙魚早就上市賣完了,而翹嘴紅蹺還得再養一段時間,已經放入到另外的魚塘。
問起有沒有什么養魚秘訣,周恩平表示和其他魚塘的養魚方法沒有大差別。周恩平在魚塘同時安裝了葉輪式增氧機和底部增氧機,提高水體溶氧量,促進魚的生長,并用水質改良劑改善水質。另外,周恩平還會在魚塘中放入一些花鰱、白鰱,調解水質。周恩平給魚喂食的都是膨化飼料,這類飼料漂浮在水面上,不會沉到水底,不僅避免浪費,增加利用率,也不會污染池塘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