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利用閑置的養殖場地和設施,養殖名貴石斑魚,既能盤活閑置的海淡水養殖池,又能增加養殖戶收入,可謂一舉兩得。日前,福建省召開“石斑魚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建設”項目工作論證會給了石獅養殖戶一些啟發:優化水產養殖結構,實現水產養殖由粗放型養殖轉向集約型養殖。
據介紹,福建省“石斑魚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建設”項目取得很好成效:規模化繁育技術方面,成功建設省級以上石斑魚良種場3個,年培育全長3~5cm的石斑魚苗種600萬尾以上,年產值1500萬元;在良種選育方面,建立省級以上原良種場1個,保存、培育7種石斑魚活體種魚2000尾;在健康養殖技術方面,推廣健康養殖石斑魚1000畝,放苗200萬尾,產量720噸以上,年直接產值8640萬元;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提供一套苗種生產中可操作性強、易于推廣的綜合防病技術措施,提高示范場苗種培育成活率;在技術培訓方面,完善石斑魚產業化技術培訓體系建設。
“這個項目組工程對石獅小型養殖戶來說,是一個大的鼓舞。特別是在被海洋捕撈業沖擊嚴重的石獅海淡水養殖業,更需要有科學、規范的養殖引導,才能壯大養殖業在整個水產業中的比重。”從事海水養殖二十多年的永寧村民李先生介紹,在2005年前后,石獅本地的一些小型養殖戶開始關注石斑魚養殖,并陸續引進養殖,這包括港灣養殖和陸上養殖兩種。但由于技術缺乏和水域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石斑魚成規模養殖至今還是個瓶頸,沒有得到突破。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石獅海淡水養殖戶十分關注由福建省召開的“石斑魚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建設”項目工作論證會,都想了解石斑魚養殖產業化等方面的知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