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因蝦苗和養殖環境變化等原因,去年廣東中山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遭遇“寒冬”。為了讓養殖業盡快復蘇,港口鎮養殖戶胡炳祥大手筆投資130多萬元改造對蝦“高位池”,以期每畝能增收2成。
據悉,胡炳祥名下的宇豐水產養殖公司位于港口鎮中南村,他租賃的230多畝蝦塘養殖的都是羅氏沼蝦和南美白對蝦。胡炳祥表示,祖父和父輩都從事過水產養殖,自己幾年前從加工制造業“轉行”投資農業,就是為了完成上兩代人未完成的心愿。
正因為圓夢而來,他的蝦塘一切盡量按高標準建設。去年冬天以來,他在漁業部門支持下,投入130多萬元高標準整治了230多畝蝦塘,其中100多畝是高位池養殖模式,配套有蓄水池和過濾池。
記者現場看到,這幾口“高位池”蝦塘中都鋪設了塑料地膜并建立了中央排污系統。胡炳祥介紹說,在蝦塘放滿水后,魚塘中間的排污系統就會啟動,能把水體進行循環流動,流動的水體會在倒金字塔形的魚塘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魚塘中的蝦糞和污物就會通過漩渦向地下排污管排出。
“采用新的養殖模式后,一方面能實現水質的循環更新,養殖病害自然減少。另一方面,由于水位升高,每畝放置的蝦苗從原來的幾萬尾增至10萬多尾,提高了養殖密度,養殖效益自然高了,一舉兩得!笔泻Q鬂O業局相關工作人員如此向記者介紹說。
據業內人士估算,采用高位池養殖模式后,每畝收益可望增加兩成,畝年純利潤最少達到1.2萬元左右,如果全市10萬多畝南美白對蝦全部推廣高位池養殖模式,養殖戶年增收2億元。為此,市漁業部門今年將采取給予一定資金補貼的方式在全市推廣這種養殖好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