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多數養殖場普工不超5人
接受調查的101家養殖場中,63%的養殖場只有1-5個普工,20%的養殖場有6-10個普工,而10個以上普工人數的養殖場只有少數,100個以上普工人數的養殖場更是極少數,只占2%,即是101家養殖場中,只有一家養殖場普工人數為160,另一家為300個。
普工人數的多少跟養殖場的面積有很大關系,但普工人數和養殖場規模并非絕對成正比,跟養殖種類跟養殖規模也有很大關系,比如擁有160個普工的養殖場有4000畝,主養對蝦;而擁有300個普工的養殖場卻只有2700畝,魚蝦混養;養草魚、鳙魚的2500畝的養殖場跟主養草魚的400畝的養殖場一樣擁有10個普工。
九成工人30歲以上
從圖表可知,養殖場工人的年齡集中在30歲以上,占到96%,其中30-40歲的中年人有31%,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65%;20-30歲的青年人只占其中的4%,同時,沒有一家養殖場里有20歲以下的工人。
結合養殖場負責人認為招工難的原因:養殖場偏僻、生活枯燥,從調查結果分析,養殖場里普工大都是中老年人,據了解,這些人幾乎都來自農村,他們肯吃苦,因為年紀大,又要養家,所以只能靠勞力在養殖場賺錢;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養殖場很難留住他們。
千畝大場以外地工人為主
調查顯示,在廣東三大養殖地區,養殖場工人的地區差異不是很大,以本地人為主的養殖場占比為56%,僅比以外地人為主的多6%,基本上平分。另外有2%的養殖場里本地工人跟外地工人一樣多。
據了解,1000畝以上的大場對工人需求量大,以外地人為主;300畝以內的小場對工人需求量小,本地工人占比較多。從統計來看,廣東的養殖場里,1000畝以上的大場比300畝以內的小場略微多點。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