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模式推薦企業:海南卓越
推薦模式:養護
該養殖模式操作:
一、養水
清塘消毒后,補充藻種利于迅速肥水,藻種最好來源于經處理過的蓄水池中的水源。另外,在投苗后一個月,本著少量對次的原則,前10天,每3-5天追一次肥,后20天每7-10天追一次肥。養殖全程,只要天氣晴好,每7-10天追肥一次,同時補充有益菌種。
二、放苗建議
水深不到1.2米,投苗數應小于6萬尾/畝,水深為1.3-1.5米,投6-8萬尾/畝,大于1.5米水深的投8-12萬尾/畝。一些條件較好的高位池(水深約2米)放養量可達20萬尾/畝。
三、中間培育
針對養殖前期容易發病,以及大小分化等問題,進行強化和淘汰弱小苗。進行中間培育,養殖20-40天,使其體長達到3-5cm,提高后期養殖成功率。中間培育常見有高位池培育、土池培育、塑料大棚培育等多種方法。
高位池培育:中間培育池一般為0.9-3畝,放養密度50-100萬尾/畝,培育時間20-30天,規格達3-5cm,然后分苗至養殖池。
分苗:經中間培育后,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分化,應適時分苗,盡量做到每池中分到的蝦苗規格基本一致。
1、分苗時認真計數。
2、溫度和鹽度:中間培育池與養殖池水溫差別不超過3℃,氣溫與水溫相差不能超過5℃,鹽度不超過3‰。
3、試水:分苗前一天用中間培育池蝦苗試養殖池中的水,如果24小時后成活率達95%以上就能分苗;否則,按照步驟4繼續處理,直到蝦苗成活率達標。
4、換水:分苗前一天用中間培育池需經2-3次以上換水處理,每次換水20%-30%。對蝦苗進行適應性鍛煉。
5、提高免疫力和活力。
6、分苗:需用手推網,或小推網,每次撈取30-50kg。
7、運輸:盡量采取干運法,用可濾水塑料筐每次稱取3-5kg,運輸時間不超過10分鐘;如運輸距離較遠可采用水運充氧法,用300-500L的大塑料桶裝水,直流充氣泵充氧運輸,運輸密度不超過50尾/L,運輸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四、護底
定期使用復合型微生物底質養護劑進行護底,利用復合微生物中各菌種的功能優勢,發揮其協同作用,將殘餌、排泄物、動植物尸體等影響底質變壞的隱患及時分解消除。
■企業自我評價
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維宣:
傳統的定期“消毒、殺蟲、殺蟲”的養殖模式實際上是把水體中有益的、有害的通通殺掉了,破壞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水體失去活性,引起慢性中毒,直接危害養殖對象健康,同時還會導致藥品殘留,危害食品安全。
“養護”新理念就是在“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科學理念的基礎上注重養殖環境,以及養殖對象體內微生態環境的健康養護。它的主要內容是以穩定健康的水體溶氧為核心,培育和養護良好的藻相、良好的水質、良好的底質;養護養殖對象的肝、腸、胃、鰓,促進養殖對象體內微生態的健康循環,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健康、高效的養殖目標。
“養護”理念提倡的是主動去“養水護底”,而不是養殖環境惡化之后才被動去“調水改底”。
■飼企評價
中山粵海飼料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部長鐘健源:
首先,從節能環保角度出發,第一步:‘消毒滅菌除雜’后不必排掉池水,可以繼續留用。其次,養水的思路是注重水質的穩定即動物生存環境的穩定,這與一直倡導的養水理念是吻合的。但水體是一個動態的平衡,如何掌握這個度才是關鍵。次之,過程中有益菌的使用對水體菌相和藻相的穩定很好,尤其部分像乳酸菌類對動物腸道系統的平衡尤為重要。
“養、護”的主動理念很好,從概念上突出比 “調水改底” 被動的操作理念要超前。而且此理念方案的實際可操作性還是比較強的。
水產養殖選擇如何一種操作模式或是流程,必定有其需要相匹配的意識理念和硬件支持,包括方案的執行的堅持等都很重要。站在養殖戶的角度思考,此理念尤其需要與投喂管理模式和增氧強度配合。
中山統一飼料有限公司何家和:
“養蝦先養水,養水先養底”,水之生態平衡來源于各種生物和諧共處,及營養之平衡,無論蝦苗帶病毒或病菌與否,只要有一個良好的水體環境,可以大大較少發病幾率,“養護”不是短暫的手法,是一項長期堅持的習慣,每個環節都關注,從藻相、水質指標、天氣變化等等,力求減少對蝦的應激及提供一個穩定的生長環境。
“養護”理念在于“養”和“護”,對蝦養殖成功是“養護”最好的評價標準,重點在于養殖過程中的養水和護底,修復水體生態平衡,到達長期的生態、健康、高效的目標。
■專家評價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孫成波教授 點評養護理念:
近年來病害的發生愈來愈嚴重,處理養殖用水的主要目的是切斷病原的水平傳播途徑,減少病害的發生,常用的方法有很多,有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但是水處理的同時也會不加區分的殺滅了有益微生物和優良的浮游生物,破壞了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養護”可以培養優良的藻相和菌相,抑制有害生物的繁殖,減少病害的發生。
■養殖戶評價
湛江徐聞養殖戶黃老板:
“養護”理念細致實在,環環相扣,指導性強,倡導的是以防為主,注重細節管理和關鍵技術的控制,對我們養殖戶幫助較大。其他企業也有類似理念模式的宣傳,但缺少系列產品的配套。
海南東方市新龍鎮養殖戶孫國順:
“養護”養殖模式中,如果各個方面都注意得很好,養殖成功率較高。最起碼 “養護”模式能給養殖戶帶來方便,特別是初次進入行業的人,其通俗易懂,容易操作,而且各個環節操作與產品的搭配也不是很復雜。但如果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經驗,懂得靈活轉變,不能過于依賴某種模式。
海南東方市感城鎮養殖戶鄭雷洋:
以前都是以消毒為主,把池塘的藻都殺死了,把池底搞得很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蝦容易得。 “養護”強調的是以養水調水、護底改底為主,只要把水調好了,池塘的自凈能力強,蝦就不容易得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