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五河縣沱湖鄉,螃蟹養殖是當地最具特色的產業。作為中國十大名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如今的沱湖大閘蟹,用上了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漁民在家輕點鼠標,就能獲得水溫、溶氧量等信息。5月22日,記者來到沱湖鄉沱湖村,實地感受這一先進科技給漁民帶來的新變化。
“河蟹養殖環境在線監測子系統”在沱湖水面“安家落戶”,漁民與先進的“物聯網”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 “坐在電腦前,點下鼠標,就能看到水域的環境數據,還能直觀分析螃蟹生長環境,追溯水產品生產周期,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養殖大戶凌應飛指著電腦說。
記者跟隨漁船,穿梭在偌大的沱湖上。只見水面一望無際,湖水清澈如鏡,湖底水草豐盛。 “物聯網”是怎樣在線監測水環境的? “我們在沱湖上、中、下游,分別安裝了1套在線監測設備,利用無線傳感器、移動3G網絡等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監測水溫、溶氧量、氨氮、PH值、亞硝酸鹽、硫離子等6項指標。 ”五河縣畜牧水產局總工程師劉紅介紹。
在漁民的指引下,記者穿過多個網箱,在一塊開闊的水面上,看見兩臺書本大的監測儀被安放于湖面上的兩根竹竿之上,一臺攝像頭正對著監測儀。 “無線傳感器就放在湖面下50厘米的地方。 ”劉紅笑言,這套系統依托全方位、全天候信號傳輸,可將6項指標實時轉換為智能化信息,給養殖戶提供一個比經驗更“靠譜”的數據分析。
“夏季,湖里螃蟹特別嬌貴,一個疏忽,便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沱湖村委會主任李萬強坦言,以往憑借經驗養殖,不能很好地做到事前控制,現在有了這個智能養殖系統,水域各項監測數據測出來后,通過移動網絡,漁民第一時間就能看到。 “一旦水質有問題,可以及時應對。 ”
劉紅告訴記者,無線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用于湖泊水產養殖生產,在全國尚屬首例。 “為保證網絡傳輸質量,我們先后在沱湖及其周邊建了7座基站,并定期組織網絡質量測試,有效保障了監測系統與養殖基地之間信息傳輸的暢通。 ”五河移動建設維護部主任歐元頂說。日前,全省首個4G演示網已在合肥開通,網速是現有3G的10倍以上。“沱湖將是4G網絡的重點覆蓋區域,借助基于先進網絡的物聯網技術,沱湖大閘蟹今后還會擁有‘電子身份證’,消費者在手機上掃描一下,就能看到生長環境、養殖者、產地等信息。 ”沱湖鄉宣傳委員潘祥軍說,這一系列技術,將會促進沱湖大閘蟹提升質量、擦亮品牌。(記者桂運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