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會議現場
近幾年,珠三角地區對蝦養殖成功率相對往年更差,前幾年還有“三三四”,即三成人賺錢、三成人保本、四成人不理想,如今卻是“一一八”:一成人賺錢,一成人保本,八成人都不理想。“現在人工等成本持續上漲、蝦也越來越難養,如果還按照去年的方式進行養殖,恐怕今年虧得更離譜。”5月26日,江門市澳華特種水產飼料有限公司在江門大鰲鎮舉辦了以“贏在起跑線”為主題的養蝦技術交流會,澳華集團技術總監鄧登博士、江門澳華總經理許愿斌、澳龍蝦苗總經理金景華針對當下對蝦養殖中存在的一些誤區與當地近百余名養殖戶進行探討交流。
誤區一:放苗前用“苗試水”

澳龍蝦苗總經理金景華
放苗前水難調、放苗后成活率低、放苗30天內紅肝、排塘是對蝦養殖前期的三大障礙。對于“放苗前水難調”這個障礙,澳龍蝦苗總經理金景華認為養殖戶調水前要先驗池塘底質,知底質才好調水,要走出放苗前“苗試水”的誤區,“不是苗試水而是苗試底,先打底再放苗”。
蝦苗放養前試水很關鍵,目前養殖戶普遍的做法是:取蝦苗少許,放入盛有池塘水的容器內,作24小時以上的毒性試驗,如蝦苗活力表現依然不錯,即可放苗,否則查找原因,再進行試水。金景華直言:傳統的苗試水,僅僅局限于水的上層,但一般情況下,優質的蝦苗一般都棲息在下層水體,因此試水時應將苗放在池塘水體下層,“可用一個較密的網兜將蝦苗裝好后放到池塘底部,這樣試出來的結果才更準確”。
誤區二:便宜飼料可以節約飼料成本

澳華集團技術總監鄧登博士
養殖戶對于目前不景氣的養殖行情,都打算用便宜的飼料來節約成本。澳華集團技術總監鄧登博士認為使用便宜飼料養蝦不等于省錢,應根據對蝦整個養殖周期,不同階段搭配不同飼料。他指出一些常見的錯誤的投喂方式,如不重視養蝦前期,不用開口料,甚至放苗一星期后才開始喂料,或者過于重視中后期,拼命投料等等,均不利于對蝦的健康生長。
鄧登表示,養蝦和養小孩一樣“贏在起跑線”很重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養殖前期使用質量更好的飼料,養殖中期便可節約成本,養殖后期就可加速沖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