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6月11日,在四川眉山市仁壽縣龍橋鄉普塘村,一幅絢麗的田園風光豁然映入眼簾:獨具風格的現代民居鱗次櫛比,蜿蜒綿長的水泥路進村入戶,塊塊相連的魚田綠茵篷篷……藕田里,幾位農民正拖著“小船”為蓮藕施肥,一旁的村支書吳勇建頂著烈日叮囑道:“這次肥料是壯藕的,一定要打夠、打勻,但不能超量,否則要遭燒苗。”
今年49歲的吳勇建是當地出了名的“蓮藕專家”、養魚大戶、致富帶頭人。“村里面的田土壤呈酸性,如果種水稻的話產量很低。”找到一條適合全村發展的致富路,作為村支書,吳勇建說他責無旁貸。
第一步:
村里有塘 養魚試試看
2000年,在擔任普塘村村支部書記前,吳勇建還只是一位普通農民。和許多成功者一樣,他的創業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當吳勇建正為如何摘掉“窮帽子”而一籌莫展時,一位縣里來的農技專家為他指明了方向。“根據普塘村的自然條件,這里有田、有塘,非常適合養魚。”
吳勇建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率先在村里養起了魚。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吳勇建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年非但沒賺錢,反而賠了個血本無歸。但生性就不“安分”的吳勇建并沒有心灰意冷,他決定請教專家,頂著壓力繼續干。
精心管理、科學配方、適時換水……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親歷親為。功夫不負有心人。2001年,吳勇建就靠飼養“四大家魚”(草魚、花白鰱、鯉魚、鯽魚)翻了身,除去成本凈賺2萬多元。
吳勇建的名聲越來越響,不但附近的村民紛紛開始學他養魚,就連成都等地的養魚戶也專門跑來請他配魚飼料。這一年,他被全村群眾推選為村支書,“就指望他帶領我們致富!”
第二步:
群眾有田 種藕有搞頭
幾年下來,養魚很成功,但村里的魚塘就只有10多口,要讓全村人都能共同致富,這該如何是好?
2007年4月,經親戚介紹,吳勇建得知一個朋友在江蘇吳江等地栽種蓮藕發了財,相當于傳統水稻種植3倍的經濟效益。隨后,他帶著村兩委班子成員和幾位群眾代表,一同前往江蘇等地考察學習。
“群眾有田,種藕有搞頭。”吳勇建一邊動員群眾將深水田改種蓮藕,一邊奔赴各地聯系藕種、學習種植技術、打開市場銷路。“村民的觀念很陳舊,要把種水稻的田拿來種藕,他們都不愿意。”吳勇建回憶說。
為了降低風險,吳勇建先從提高技術水平入手。他再赴江蘇吳江、盱眙等地學習蓮藕種植技術,了解蓮藕的生長習性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主動聯系鄉農技站的人員給予指導,并買來專業書籍,提高技術水平。
當年8月,普塘村的第一批蓮藕上市,看到往來的車輛,群眾手中的鈔票,吳勇建懸著的心總算踏實了。“這條路是對的,以后就這么干。”
第三步:
養魚種藕 配套效益高
村里養起了魚,種起了藕,村民開始覺得田地不夠用。“地就這么多,總不可能憑空造田吧!”吳勇建突發奇想,何不在藕田里養魚,把“一田”變成“兩田”。
吳勇建通過考察和請教有關專家后得知,稻田養魚的模式曾有過實踐和推廣,可是藕田養魚在仁壽還沒有出現過。專家分析說,原因有三:一是藕田容易長浮漂,養魚容易缺氧窒息死亡;二是藕的生長需要施肥,稍不注意就會毒死魚兒;三是藕葉茂盛的季節,鋪天蓋地,這也會造成魚兒缺氧窒息死亡。
看來風險還不小。吳勇建不死心,第一年,他先把自家的水田拿來試驗,果然遇到了專家分析的難題。浮漂多了,魚兒缺氧死亡,吳勇建決定用漁網把浮漂撈掉;肥料重了,吳勇建分成幾次施肥,這樣就不會毒死魚兒;到了藕葉茂盛的季節,吳勇建干脆拔出一塊空地,安裝了增氧機。
三大難題,三種方法。雖然第一年的試驗田沒有掙到錢,但這些難題不是不可以解決。第二年起,吳勇建開始大規模推廣藕魚套種這一模式。天天跑田坎,時時學技術,待到蓮藕收獲季節,魚兒也長肥了。
“蓮藕長得更大了,養魚還不用喂飼料。”吳勇建開心地說,“這就是一條科學的生態鏈!”藕田的魚兒吃浮游生物等長大,根本不需要喂飼料;魚兒的糞便等又沉入田底,為蓮藕生長提供肥料。
吳勇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田,如果只種水稻,除去種子、肥料、人工等,純收入不過300元;一畝田,如果種上蓮藕又養魚,收獲1000公斤蓮藕、300公斤魚,純收入至少是2500元。
第四步:
增加產量 形成產業鏈
“兩田”增收,這條路選對了!這幾年來,吳勇建帶領全村群眾找到了致富秘訣。普塘村9組村民孟仁,家里缺乏勞動力,3畝水田種藕養魚,每年增收8000多元;7組村民雷水和,2畝水田種藕養魚,僅去年就掙了7000多元……
到今天,普塘村共有54戶村民將水田變成了藕田、魚田,有132畝,另外100畝以上的種養殖大戶有2戶,全村共有藕魚田500余畝;成立了仁龍蓮藕專業合作社,輻射整個龍馬片區,共有會員1200戶,其中普塘村占438戶;去年,全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300多元。
然而,吳勇建覺得,全村的“致富夢”才起步。“品牌夢、效益夢和產業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吳勇建說。要將村里的蓮藕和生態魚注冊綠色商標,提升品牌效益;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技術,增加單位面積的質量和產量;要在村里辦一個初加工廠,生產蓮藕汁飲料、藕片、藕粉等,形成一條產業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