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
江西婺源,生態就是一張名片。婺源縣珍珠山鄉秀水村農民張和泉就沖著這一點,做起了泥鰍夢。經過兩年的努力,如今,張和泉終將夢想做成真。
6月16日,在婺源縣珍珠山鄉黃砂村境內一處偏遠的山坳里,張和泉正在放網捕泥鰍。不到十分鐘,張和泉將網收起時,網里已有不少泥鰍。這讓張和泉很是滿意。張和泉告訴記者,他之前是在北京辦廠的,生意也蠻好的,但是,在看到鄉村里因青壯年外出打工一些山塢田無人耕種而荒蕪時,他急了,于是萌生了一個“泥鰍夢”。“看這個田荒了也可惜了,把它轉過來,搞點養殖啊什么東西,搞點泥鰍養一下,就回來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張和泉是秀水村人,只是黃砂村的女婿,所以,在黃砂村實施“泥鰍夢”時就遇到不少難題。“主要是搞這些田下來的時候,困難相當多,相當復雜。轉的人特別多,一個生產隊的田基本上大家都有,挨家挨戶去簽字啊,相當復雜。”就在村民們觀望時,張和泉開始投資建設。“把這里養殖養好,大家都覺得可以;同時我們開一條公路進來,也是實打實干點實事。”就這樣,張和泉贏得了當地村民的支持,并形成了現在的規模。“總共這里是110畝,我們主要是人放天養,是吧,我一個人在這里打理就行了,不用請人。”就這樣,張和泉堅守山塢,與泥鰍為伴,打發一個人的寂寞。
張和泉說,他養殖的泥鰍因山泉水冷,所以品質好,光在婺源還不夠賣。今年,他開始擴大養殖規模,著手進行泥鰍自主繁殖。
如今,張和泉對養殖泥鰍充滿了信心,也為自己的“泥鰍夢”增添了一份憧憬。“我的夢想,就是把自己的泥鰍養好,把婺源品牌做好、做起來。”張和泉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