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種黃顙魚新品種——江黃顙魚在余干縣試養殖獲得成功。
江西為提高余干縣名特優水產養殖比重,增加水產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余干縣水產局在繼續主推泥鰍、黃鱔、鱖魚養殖的基礎上,因勢利導,積極推廣江黃顙魚的養殖。江黃顙魚,又名硬角黃臘丁、江顙,頭頂覆蓋薄皮,肉質細嫩,口感好,蛋白質營養高,是一種小型淡水經濟魚種。其須4對,上頜須末端超過胸鰭基部,通體無鱗,背鰭刺比胸鰭刺長,后緣具鋸齒,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也有鋸齒,腹鰭末端達臀鰭。脂鰭基部稍短于臀鰭基部,臀鰭條21~25。主食昆蟲幼蟲及小蝦,最大個體2市斤左右。江黃顙魚為底層魚類,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特別適應江河,近年來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2012年6月16日,余干縣水產局從湖北武漢東湖黃顙魚繁育基地引進黃顙魚苗17萬尾,在瑞塘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縣水科所琵琶湖和石口鎮鱖魚生態養殖合作社開展了江黃顙魚池塘精養和湖泊增養殖,作為水產技術推廣試驗示范新品種。全縣試養面積1900余畝,其中池塘精養8畝。縣水產站對黃顙魚新品種試養進行了業務培訓,全程技術跟蹤指導服務。目前,江黃顙魚長勢良好,預計池塘精養產量每畝可達2600公斤,以目前市場價每公斤26元計算,每畝產值67600元,純利潤8600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