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前,走進湖南常德安鄉縣深柳鎮官保村,一座氣派的現代化中華鱉養殖場映入眼簾。村民孟祥孝開著他的越野車,向筆者介紹他的養鱉致富經。
孟祥孝今年44歲,個頭不高,看上去略顯斯文,談起養鱉的經路卻頭頭是道。他說他從小就干這行,養鱉算是繼承家族產業,也沒專門學過什么技術,多年來的經驗,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
2008年,孟祥孝投資100多萬元,修建了這座現代化生態養鱉場,面積40多畝。去年出產優質老鱉1.2萬斤,純收入高達40余萬元。
孟祥孝剛來官保村那會,當地村民不理解、不認同,有些人甚至非常眼紅。他明白,自己這個養殖大戶不能悶聲發財,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才是最重要的。
再硬的石頭也有被捂熱的時候,他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鄉鄰。
村民們沒苗種,他就以低價甚至賒賬的形式向村民提供甲魚苗種;村民們不會養,他不嫌麻煩,親自上門,手把手地教他們養鱉技術;村民們怕養了鱉又賣不出,他事先就和他們簽好成品鱉回收合同,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如今的官保村及周邊地區,不少人都建起了小型水塘,跟著孟祥孝走起了“鱉路”,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孟叔”。
同樣是養鱉,有的人發財致富了,有的人賠本半路退出。孟祥孝告訴筆者,養鱉不能光會養,你還得懂市場行情,市場需要什么樣的鱉,哪種鱉能賣出好價錢,只有會養又會賣,才能掙大錢。孟祥孝在安鄉縣城農貿市場設有專門的門面,負責聯系銷售業務,一有空,就往各大城市跑,不斷搜集市場信息,把握新動向,做好養、銷一體化。
在養的方面,孟祥孝走的是生態養殖的路子:投放魚蝦給鱉喂食,并且有專門的凈化水質系統,養出來的中華鱉品質高、無公害。
在賣的方面更有學問了:除了生態養殖有價格優勢外,鱉齡是關鍵。孟祥孝銷售的大多是老鱉。他說,鱉是越老越值錢,老鱉色澤烏黑發亮,肉質緊湊,味道口感俱佳,且營養價值更高。他的鱉一般要養4年~5年才投放到市場,大多銷往江浙、廣東、江西等地,價格每斤在90元到120元間。而許多村民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喂個一兩年,就迫不及待地出售,鱉肉泛白,味道和營養價值相差甚遠,價錢自然上不去。孟祥孝回收后,又舍不得賣,往往是丟在自家池子里再養幾年后出售。
采訪的當天,孟祥孝正在向當地部門申請開辦養殖公司。他一心想擴大自己的產業,做響屬于自己的品牌,從鱉池里撈出更多的“金元寶”。胡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