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從塘里撈起海參觀察其生長情況。 記者 簡陳明 攝
昨天,記者在徐聞縣海邊看到了一片與眾不同的大塘。大塘的水面上整齊地漂浮著一排排綠色塑料瓶,走近一看,哦!塑料瓶下原來吊養著珍珠,水中放養著魚蝦。更令人吃驚的是,水底還放養著海參。一片大塘,水面、水中、水底都各盡其用。這里的養殖是“立體”的!
這樣“立體”混養珍珠、魚蝦和海參,是徐聞縣養殖戶謝永新首創。這個海邊的大塘,便是他的育珠混養海參養殖場。
2007年,徐聞縣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徐聞縣海洋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到浙江省諸暨市參觀珍珠產業,謝永新隨隊前往。此行令謝永新大受啟發——海水珍珠插珠后立即移到海里吊養吐珠率高,如果珍珠貝插珠后先放在一個大塘吊養幾個月后,再放到大海里養殖,珍珠的成活率不是也很高嗎?
從諸暨回來,謝永新將自己在井村海邊的幾十口舊蝦塘“化零為整”,挖成了一個500多畝的大塘,在大塘吊養珍珠。但前3年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2010年,謝永新再動腦筋搞創新,把在大塘里養了幾個月的珍珠移到海邊的1000多畝圍網里吊養。這樣養殖,珍珠不但生長快,而且珠層厚,光澤好。其后,謝永新到大連參觀學習遼參養殖技術,又帶回來了在大塘混養海參和魚蝦的新點子。于是,在大塘吊養的珍珠,又多了兩撥新鄰居——魚蝦和海參。看似毫無關聯的3個“住客”不僅能和諧共處,還可以相互給力。養殖場負責人謝茂岸說:“立體養殖珍珠、海參和魚蝦,他們在塘里形成循環利用的食物鏈,上層吊養的珍珠攝食天然藻,底層的海參攝食微生物,中層的魚蝦攝食珍珠貝和海參的唾液和排泄物,這樣養珍珠不但不用投放飼料,而且節省勞力!
2010年,謝永新成立了湛江市美珍海參股份有限公司,在徐聞北街和石馬海邊擴大養殖,建起了南海參良種場、珍珠貝良種場、珍珠加工廠等。目前湛江美珍公司南海參生態環境養殖面積達5000多畝。年可培育良種糙海參苗1000萬條,良種珍珠貝10億粒,年可養殖無公害成品海參200萬條,海水珍珠1000公斤。
“利用大塘混養珍珠、魚蝦和海參,這在全國應屬首創,立體養殖充分利用有限的海面集約生產,可謂一舉三得!毙炻効h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陳舜說,目前徐聞縣正在全縣推廣這種生態環境立體養殖模式,通過創新養殖方式,讓舊蝦塘產生更大效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