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眼下正是蝦苗投放的季節,福建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東坂村的養殖區又熱鬧了起來。養殖戶戴儒鐘此季準備投放的是斑節蝦,不過他的那片池塘里,已有放養了一年的鰻魚和河豚。有十幾年養殖經驗的戴儒鐘搞的是立體混養,根據不同生物分布水層和習性的特點,讓它們睡“上下鋪”。10月中旬,池塘里還要放入雜色蛤,它們可以沉到塘底吸收魚蝦排泄物。這樣不僅節約3倍水域空間,價值較高的河豚和斑節蝦產量也可提高。
戴儒鐘介紹,通過立體混養,鰻魚和河豚會將池塘里的病蝦吃掉,所以養殖過程中一般都不用藥物。這種魚蝦貝立體健康養殖模式,帶動了漳浦縣以及周邊沿海縣市生態養殖的發展。目前漳浦縣養殖池塘面積將近4萬畝,產值近10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