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美白對蝦通體透明
蝦市旺季,卻有養殖戶不出蝦,莆田荔城區黃石鎮西洪村一養殖大棚內,蝦苗還在生長,待年底上市。原來,和露天養殖不同,大棚養殖是通過提高溫度的方式,為蝦苗在秋冬季創造適合生長的環境。錯季上市時,為蝦農帶來可觀收益。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荔城區黃石鎮西洪村。在白色塑料布覆蓋的大棚內,記者見到了正在給蝦喂食的養殖戶李春生。大棚內十分悶熱,和室外溫差甚大,塑料布上沾滿了水珠。李春生說,大棚內現在溫度是35℃。
李春生介紹,蝦生長的水溫一般在28℃~32℃之間,在這個范圍內,溫度越高生長速度越快。“一只蝦生長周期要兩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是10月份了,如果不采用大棚養殖的方式,接下來大家是不可能吃到蝦的。”李春生說。據了 解,大棚外覆蓋的塑料布為棚內提供了需要的溫度,鼓風增氧機則為水里的蝦苗源源不斷輸送生長所需的氧氣。這樣的方式養殖出的南美白對蝦銷售期可以延長至來年6月份。
李春生介紹,其養殖基地共120畝,年產達2.4萬斤。談及前年的一次事故,李春生心有余悸。當時蝦苗染病,整個基地的蝦全部死光,李春生賠了不少錢。“養蝦最怕的是蝦得病和臺風暴雨,風險很大。”李春生說。據了解,蝦容易患上白斑等病,一旦染上,無法控制,將擴散至整個養殖地,且沒有藥物可以控制,只能以預防為主,這時候就要考驗蝦農們的養殖經驗。李春生說,養蝦的人很多,但能養好的非常少,這也是蝦價格昂貴的一大原因。而一到臺風天,大棚的塑料會被掀起,將蝦暴露在低溫之下。暴雨則讓蝦處于應激的狀態下,容易產生病害。
據了解,莆田養蝦相對比較稀少,市面上銷售的明蝦主要來自廣東、漳浦、龍海、福清一帶。而李春生的蝦除了供應家鄉外,也銷往福州地區。據李春生介紹,目前市場上的南美白對蝦(明蝦)價格為30多元一斤,比往年貴了一倍,是最高的一次。原因是今年臺風多,產量受損。
李春生告訴記者,大棚養殖的明蝦等到年底上市時,因為錯過了往年的銷售高峰期,數量比較少,價格往往比較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