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對蝦種苗協會與親蝦巨頭SIS之間的抗衡,數日以來備受關注,SIS方面拒絕降價,那么根據協會之前的約定,湛江地區對蝦種苗企業將至少減少20%以上SIS親蝦數量,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內蝦苗企業缺乏實質性的談判籌碼。眾所周知,中國80%以上的南美白對蝦一代苗親蝦來自國外,如果能找到一些SIS親蝦的替代品種,那么結局或許就不是這樣。
日前,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偉提議,苗企可以多考慮一下本土品牌“墨吉對蝦”。
據了解,墨吉對蝦,產卵有間斷性。產卵盛期集 中在4-5月。一尾雌性墨吉對蝦一般產卵量為40-50萬粒。個體大的、充分成熟的產卵量較大,可達100萬粒左右。但與南美白對蝦相比,墨吉對蝦一個月只能產1-2次卵,而南美白對蝦則可以達3-4次產卵/月,不管是實際生產需求,還是企業的生產效率,這都將成為限制因素。
如果考慮發展墨吉對蝦,那么種蝦數量有多少?能形成一個優勢品種嗎?對此,中國水產頻道記者特致電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偉,楊偉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國家就在養殖墨吉對蝦,那時候的育苗技術、養殖技術都比現在落后,所以效益也會相應的差很多。雖然墨吉對蝦產卵周期比較長,但是我相信,我們苗企如果以做南美白對蝦的方法來做墨吉,那么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而且墨吉對蝦的抗病力比較強,在當今南美白對蝦病害高發的情況下,相比較而言,兩者的綜合效益應該是差不多的!”
對于目前墨吉對蝦的數量問題,楊偉說到:“通過我們近些年對海域資源的保護,在海域發現的墨吉對蝦的數量是在逐年上升的,應該可以滿足一部分市場需求。”
墨吉對蝦是否真的能行?湛江粵海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良軍認為,“這確實可以考慮,只是其供應量恐難跟上、產量及產卵量必定有限。”
昔日的墨吉,如今又被慢慢重視。未來,墨吉能否挑起大梁,成為中國蝦產業的驕傲呢?我們拭目以待。
墨吉對蝦簡介:
墨吉對蝦(Penaeu“merguiensis de Man),俗稱大蝦、明蝦、大白蝦、大明蝦、黃蝦。聯合國糧農組織通稱:香蕉蝦 。分布甚廣,在南半球自東非至澳大利亞;在北半球東南亞及印度洋;在我國廣東、海南及廣西沿海均有分布。
體談棕黃色,透明甲殼較薄。額角上緣8~9齒,下緣4~5齒。額角基部很高,側視呈三角形。額角后脊伸至頭胸甲后緣附近,無中央溝。第一觸角鞭與頭胸甲大致等長。雌交接器前片頂端疣突相當大,約為納精器的3/7。性成熟的蝦雌大于雄。
1974年,湛江開始試養本地的長毛對蝦、墨吉對蝦,苗種采捕自天然海區。1980年,這兩個品種的蝦苗可成功進行人工繁育,當年培育蝦苗208萬尾,養殖對蝦7.27公頃,平均公頃產蝦1260公斤。1987年湛江建造蝦苗場20個,育苗水體22640m3,最高年育苗量達38.43億尾,其中這兩個品種育苗量36.7億尾,占95%以上,其他品種如中國對蝦等約占4%。長毛對蝦、墨吉對蝦個體大,肉質和味道好,屬于廣溫廣鹽性品種,但因其養殖生長速度慢,產量低,周期長,成本高。因此,人們積極向外尋找新的品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