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眾所周知,“一池的魚就怕一只烏鯉精”。鄂南漁民稱鱖魚為烏鯉、“烏鯉精”、桂魚或才魚。它口大鱗細,以魚蝦為食,是我國名貴淡水魚這一。傳統的水產養殖,嚴格禁止鯖、草、鰱、鳙4大家魚等與鱖魚混養。如果魚池里有大一點的鱖魚,其他魚就會被吃掉。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在農村養殖科技戶調查中,發現區政協委員、官埠橋鎮雨壇村8組水產養殖大戶張松柏,對4大家魚等不能與吃魚的鱖魚混養有不同的見解。張松柏委員與他人合伙承包2處共4000畝水面圈養家魚,還在30畝水面精養家魚。他從15年養魚實踐中得知,在4大家魚等成魚魚池中里,放養少量的鱖魚、黃顙,每畝可以增加300元左右的收入。黃顙又稱黃角。它頭大尾小,外表光滑,游動速度快,以蝦子、螺螄為食。
張松柏通過仔細觀察,當地最大的鱖魚4斤重左右,只吃2寸長以下的小魚;1.5斤重左右的鱖魚成魚,只吃1寸長以下的魚苗。于是,他在每畝4大家魚等成魚魚池中放養5尾1寸長鱖魚苗,放養50尾半寸長的黃顙苗。畝產鱖魚15斤,每斤11元,收入165元;畝產黃顙15斤,每斤9元,收入145元。小計309元。而且4大家魚等有充足的食物資源等原因,產量增加1%至2%。
筆者請教了9位養魚戶、3位水產專家后認為,在成魚魚池中混養少量的鱖魚、黃顙,可以消滅同一池中的其他野魚等動物,減少了水體魚類食物資源的浪費。4大家魚等與鱖魚、黃顙生存空間不一樣,使水體資源得到充分利用。4大家魚等成魚以塊頭大參與生存競爭,鱖魚、黃顙以性格兇猛參與生存競爭,形成了生態平衡。在生存競爭中,它們的活動量加大,使進食量加大,生長速度加快,相得益彰。同時,水體進一步激活,增加了氧容量,創造了共生共榮的生存環境。鱖魚、黃顙的食物鏈層次高,肉質鮮美,價格一般是4大家魚均價的2.5倍。適當混養,可以提高經濟效益。但是,鱖魚、黃顙不能過多,否則,水體及其中的食物資源就會“超負荷運行”。每畝成魚水面分別放5至6尾鱖魚、50至60尾黃顙苗為宜。
美國某動物園原來把老虎與鹿一起關在一個大院子里,由于老虎要吃鹿,就把它們分開喂養。結果,鹿子的活動量小了,生長速度慢了。根據魚類的生物學特性和漁民的實踐,根據“用進廢退”的生物理論和“競爭可以促進發展”的哲學理論,建議養魚戶在成魚魚池放入適量的鱖魚、黃顙。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