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聽說過蔬菜、水果依托大棚種植錯開上市時間的人很多,但南美白對蝦養殖也有反季節,相信知道的人還真不多。眼下在浙江嘉興市嘉善縣開發區(惠民街道)已經盛行起了這種現代養蝦技術。
11月11日上午,2輛貨車已經在開發區(惠民街道)大泖村的大棚養蝦基地外等候。一大片白皚皚的大棚薄膜,像覆蓋在平原上的冰雪,棚外冷風颼颼,棚內卻溫暖如春。記者看到大棚內溫度計顯示23℃,塘里的2臺增氧機正“突突”地響個不停,工作人員則在棚內捕撈羅氏沼蝦。“3月份大棚內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已在5月份銷售一空,如今羅氏沼蝦也已經成熟,今天捕撈的是第一批出售的。”基地負責人沈寶來說,大棚是加溫和保溫的最佳設施,里面的溫度不能低于15℃,25℃左右為最佳,塘里的打氧機每天要開10小時以上,既供氧又保溫。
開發區(惠民街道)以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主,為了增加效益,這幾年開始反季節養殖羅氏沼蝦等效益較好的蝦類品種。據嘉善縣惠民水產專業合作社社長陳明方介紹,與傳統露天養蝦相比,大棚內養出的蝦質好肉嫩。大棚養蝦可以錯開銷售時間,現在上市的羅氏沼蝦就是如此,市面上沒有同類品種的競爭,價格持續攀升,現在的批發價達到了每公斤58元,產量也比露天養殖高出10%左右。
“大棚養蝦品質和存活率也比露天養殖高了不少,露天養殖較容易受到天氣、溫度的影響,而大棚養殖則完全不必顧慮這些外在因素,因此,現在銷售供不應求。”沈寶來掰著手指頭說,在大棚內可以養殖兩季蝦,所得的利潤高于傳統一季養殖,他去年開春試著養殖了10畝大棚的蝦,經濟效益達到10多萬元。“明年我準備再擴大養殖面積。”沈寶來說。
從事水產批發行業20年的江蘇人王明聽說大棚養殖的羅氏沼蝦上市,急忙趕來收購。“隨著天氣漸冷,本地露天養殖的蝦越來越少,如今,大棚養殖的蝦上市了,我打算收購750公斤。”王明說,大棚養殖的蝦個頭均勻,賣相好,市場價也賣得高。
據悉,嘉善縣惠民水產專業合作社依托“三潤”品牌,采用合作社建基地聯農戶的運作方式,通過建示范基地,實施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投入品管理、統一產品檢測、統一保護價收購、統一品牌包裝、統一銷售等六統一措施,產量達410余噸,產品主要銷往江浙滬等大中城市。這幾年開始實施溫棚設施化養殖項目,項目實施期間在大泖、新潤等村建立了154畝溫棚設施精品養殖示范基地,同時進行苗種優化、無公害養殖等相關試驗,為開發區(惠民街道)設施化養殖健康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