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記者從都昌縣漁業部門獲悉,由該縣沙湖、楊家湖等地人工養殖的長江刀魚目前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前年投放的100萬尾魚苗已普遍長至2至3兩一條,大的達到5至6兩一條。據估算,到清明節刀魚上市,產值可超過億元。
據了解,長江刀魚是長頜鱭的俗稱,又名毛花魚、野毛魚、梅鱭等,為洄游性魚類,與鰣魚、河豚、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長江刀魚平時生活在海里,每年2至3月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產卵群體沿長江進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長江干流進行產卵活動。由于長江污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長江刀魚產量逐年下降。由于它的味道鮮美,產量極少,所以價格不菲,高峰時能賣幾千元一斤。
江西紅潤長江特種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洪偉向記者介紹說:“從繁殖到養殖,刀魚人工養殖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關,目前公司已經初步掌握了刀魚養殖技術,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擴大養殖規模,將長江刀魚產業做大做強,做成江西的一個品牌,讓都昌成為刀魚之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