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產養殖業一直是湖北人的驕傲,正如油菜種植業一樣,但近年業內人對“淡水養殖第一”的自傲越來越有些膽怯和憂慮。不是我們沒有進步,也不是我們的塊頭變小了,只是還有一些更重要的追求不如所愿,與江浙魯閩的高質高效水產業相比,我們還有太多的趕超距離。上月,本報兩位記者前往山東省濟寧市和福建省福清市實地觀摩學習,試圖尋找一些答案,求教一些問題。從今日起,本報連續刊發4篇他們的踏訪記錄和思考,敬請讀者關注。
“第一”背后有隱憂
湖北是名符其實的淡水養殖業老大,至2013年已連續18年在養殖面積、養殖總產上居全國第一,但近些年來,我們在為此驕傲的同時,越來越有些焦慮和不安,為什么?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以江漢平原河湖密集地區將低洼地、低湖田改為魚池為開端,大規模發展水產養殖業在全省迅速展開。從吃魚廉到吃魚優,湖北人的餐桌上迅速豐富起來。甚至在城里,在經濟條件稍好的家里,人們不再希罕“四大家魚”(花鰱、白鰱、青魚、草魚),吃蝦、吃蟹、吃鱔魚、吃黃顙魚、吃桂魚、吃泥鰍、吃甲魚變得時尚起來。人們追求舌尖上的享受,追求感官的新奇和滿足!
湖北水產養殖業迅猛發展有政府提倡之功,更多是糧多棉多不值錢的倒逼作用!在多年追求面積追求產量之后,當水產人抬頭觀望時,才猛然發現,又一次落后了,只是這回落后的不是面積和產量,而是品種、品質和效益!與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福建這些沿海省份比,我們的設施漁業、生態健康養殖、優質品種發展力度,落下大大一段距離。
最近幾年,省水產局幾乎每年都要悄悄派幾撥人到這些省份去考察、學習。學了,也議了,對比外省我們也找過差距,針對本省實際我們提出過不少有真知灼見的措施,省政府也拿出過不少真金白銀,各地政府也下了不少力。效益是顯而易見的,正如經常見諸媒體的洪湖的螃蟹、仙桃的鱔魚、潛江的龍蝦、京山的甲魚,但相比我們龐大的養殖面積、養殖人群,我們仍有遺憾在心頭。
“倒三七”的奧妙所在
2013年12月上旬,漢陽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全國第11屆農博會在此舉行。山東濟寧市在此召開高規格的新聞發布會,只是他們的水產推介主題讓很多湖北人不太在意。說濟寧,很多人陌生,但告訴你有名的曲阜、微山湖為它所轄,明白了嗎?濟寧為全國百強經濟大市。在湖北人印象里,山東的海產有名,但淡水養殖有多強并不知曉。
正是這個并不聞名的濟寧給我們上了實實在在的一課。受邀與會的荊州是全國淡水養殖大市,只是與并非水產大市的濟寧相比有自豪也有尷尬。自豪的是,荊州的單產高,每畝比濟寧高出50公斤;面積大,濟寧完全沒法比。但是論銷售額,濟寧畝均高出荊州2014元,大路貨“四大家魚”在濟寧只占三成,名優魚養殖在濟寧占到七成。而荊州相反,“四大家魚”占到六成以上,名優魚養殖只占四成不到。“倒三七”正是差距如此之大的奧妙所在。
走訪濟寧的任城區、微山縣,看到這里都以烏鱧(財魚)、螃蟹、南美白對蝦等高效品種養殖為主,低價值的“四大家魚”品種很少。
濟寧市漁業局局長申萬民介紹,該市主推十大名特優品種,在全市88.44萬畝養殖水面中,財魚有5萬畝,占總面積的5.65%,但產量達到6萬噸,占總產量的17.8%。螃蟹有20多萬畝,產量近萬噸。混養的花白鰱僅7.5萬噸,占總產量的22.26%。
養殖財魚效益最高,5萬畝的產值超過10億元。微山縣魯橋鎮七村村主任劉士功介紹,每畝水面可產財魚七八千斤,去年養殖成本每斤不到7元,池塘邊出售價高達15元,每斤純賺8元多,即每畝純收入五六萬元,是湖北省四大家魚效益的二三十倍。今年財魚價格回落,池邊價仍超過10元,每畝純收入2萬多元很輕松。養螃蟹的畝均效益,則是花白鰱的兩三倍。
品種的選擇就是效益的選擇
品種的選擇就是效益的選擇,當然效益的前提是要適銷對路。要讓產品暢銷市場,絕非一日之功。劉士功介紹,村民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摸索財魚專養,如今核心養殖區的漁民,家家戶戶會繁育苗種。規模起來后,村民全國各地跑銷售。如今,中國人吃的財魚大多來自山東濟寧。反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倒逼他們很快形成苗種繁育、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發展格局。
微山湖近300萬畝可養水面,占山東省淡水面積一半以上。受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倒逼機制影響,微山湖人工可養面積大幅縮減,現實逼著漁民在有限的水面追求高效益。微山縣高樓鄉副鄉長劉培長介紹,該鄉18萬畝可養水面,高附加值的河蟹專養面積為10萬畝,另有蝦蟹混養面積4萬畝,“四大家魚”面積僅三四萬畝,且多為套養。
駕船來到湖中,養殖大戶劉言撈出拳頭大的螃蟹,驕傲地向我們展示。他將螃蟹回捕后按公母分開暫養,等待春節時賣高價。池塘里暫養著三四千斤螃蟹,池邊價每斤達70元。一年收成有多少?回答說有四五十萬元。
當然品種調整也是有風險的。對靠水吃飯的漁民來說,這種風險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在福建省福清市,上世紀80年代中期,養鰻魚一時風起,在養殖技術還不成熟時,過度追求高密度養殖,導致魚病暴發,令很多人血本無歸。這讓漁民變得科學和理性起來。
福清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周興湘介紹,如今該市海洋圍墾16萬多畝,淡水養殖近9萬畝,其中南美白對蝦人工養殖面積6萬畝,產量3萬至4萬噸。南美白對蝦和淡水鰻,是最主要的養殖品種。對效益不高的“四大家魚”基本不養,有一些套養,則是出于凈化水質的考慮。
反觀湖北省,花白鰱為主的七大家魚(含鯽魚、鯉魚、鳊魚)效益一直不高,平均每畝僅兩三千元,但在養殖結構中一直高達60%以上,大宗水產品壓塘現象時有發生;而效益高的品種如螃蟹、小龍蝦、鱔魚等,占比較低;一個被行政部門看好的黃顙魚、甲魚高效套養模式,多年來僅推廣十余萬畝。個中緣由,一言難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