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羅非魚可否繼續持穩,目前還不得而知。 □鄭燕云 攝
作為廣東省內連片面積最大的萬畝羅非魚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珠海平沙羅非魚養殖基地,受2011、2012年連續低迷行情和鏈球菌等病害影響,羅非魚養殖規模持續下降。基地內近三成養殖戶已經不再養羅非魚,轉養白對蝦、草魚、黃顙魚、黃鰭鯛、寶石鱸等品種。但受2013年所轉養品種效益一般,羅非魚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2014年開春后當地養殖規模將回升。
“基地內的羅非魚養殖規模,已經連續3年下降”,平沙羅非魚養殖基地辦公室主任廖春華向南方農村報記者透露,由于行情低迷和病害頻發,2011年開始當地便逐漸減少了羅非魚的養殖面積和放養密度。“2013年,整個平沙羅非魚產量才一萬噸多點,其中基地占了大頭”,廖春華還透露,2007年平沙羅非魚養殖最高峰時,年產量曾達15000-16000噸。據了解,近年平沙羅非魚養殖基地規模雖然一直保持在15000畝左右,但羅非魚產量卻已大幅下降。
2012年下半年低迷的行情,極大地影響了各地羅非魚養殖戶的養殖熱情,2013年上半年的投苗量出現一定下降。不少地方在2013年4月后行情回暖后,養殖戶陸續補苗或加大秋苗的放養量,養殖規模已有所回升。但平沙養殖戶大多在3-4月投苗,且采取一年只養一造的養殖模式,所以行情的回升對2013年的平沙養殖規模影響不大。而平沙羅非魚養殖量的下降,也使區內不少的飼料經銷商銷量下滑。在平沙經營羅非魚飼料的張老板表示,當地羅非魚養殖規模下降,一方面是養殖戶受行情影響棄養或者轉養,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飼料經銷商收緊資金鏈,養殖戶不得不縮減放養量導致。
平沙羅非魚養殖基地內,絕大部分養殖戶原本采取的都是“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但在病害及行情低迷等因素影響下,不少養殖戶已經轉為草魚、黃鰭鯛等其它品種與蝦混養,但效益都不算理想。“2013年,有幾戶試養了寶石鱸,雖然有一定的利潤,但由于小品種銷路窄,不適宜大范圍推廣”,廖春華說。據了解,2013年平沙基地共有8口塘試養了寶石鱸,產量共約一萬多斤,因銷路沒打開,收購價由7-17元/斤不等,價格波動很大。
“基地一直倡導羅非魚養殖為主,但同時也鼓勵一些養殖戶試養其它品種”,廖春華表示,自2011年養殖效益不佳后,基地內部分養殖戶主動嘗試轉養其它品種,但按這兩年的養殖情況和效益來看,尚未找到適合大量推廣的養殖替代品種和模式。像寶石鱸這些小品種銷路還有待開發,草魚等大宗品種又行情低迷,平沙不少轉養的養殖戶效益都不理想。“由于2013年蝦價好,很多養殖戶還是比2012年要好”,廖春華補充道,雖然大多只有200-300斤的畝產量,但在高企的蝦價支撐下,不少養殖戶效益高于2012年。
“去年羅非魚價格高且穩定,肯定會吸引不少養殖戶又養回羅非魚”,張老板分析,很多養殖戶都會根據上一年魚價決定下一年的養殖品種,2014年羅非魚養殖規模回升也在意料之中。廖春華也預計,今年平沙基地羅非魚養殖量將回升,“具體增加多少還不好說,現在大家都已經干塘,等到3-4月份投苗時就比較明朗了,但養羅非魚的人將又多起來是一定的。”
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廣西北海及周邊地區的氣溫已經達到羅非魚養殖的下限,養殖戶紛紛出魚。由于現階段羅非魚供應量較少,且臨近春節需求量速增,魚價持續上漲。日前,北海市一斤以上規格的商品羅非魚收購價為5.6元/斤,0.6-1斤規格的4.5元/斤,均較上月下旬上漲近一成左右。1月20日,茂名地區各規格羅非魚較上月同期漲0.3元/斤左右,1斤以上規格塘頭價為5-5.2元/斤,而0.6-1斤規格則4-4.2元/斤左右。
據北海當地的羅非魚養殖大戶透露,目前本地羅非魚存塘量已不足一成,水產加工廠的原料主要是從海南和廣東進貨。目前羅非魚價格已創近四年來的新高,大大刺激了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2014年可能有不少養殖戶回歸羅非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