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大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偉
“好當當”超市專柜
據報道,從飼料生產、銷售到鮮活草魚品牌批發、配送、直營,贛州大成走出了一條中小型水產企業獨特的發展道路,尤其是在“好當當”水產品品牌打造上,頗具借鑒意義。
近兩年,華南地區草魚價格持續低迷,草魚養殖一直徘徊在虧本邊緣,這條魚該如何發展成為業內討論熱點之一。贛州大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州大成”或“大成”)根據贛州地區的草魚養殖情況,走了一條從飼料生產、銷售到鮮活草魚品牌批發、配送、直營的獨特發展道路,對華南地區草魚產業發展或許具有借鑒意義。
江西贛州地區的水產養殖地多是山間水庫,贛州大成總經理廖偉介紹說,贛州地區主要是利用山間水庫養殖草魚,目前,草魚飼料容量大概有3-4萬噸,其中大成銷量1萬多噸。
廖偉1993年大學畢業后開始進入飼料行業,2000年開始自己生產水產飼料,并承包水庫養魚,當時當地人還不認為草魚會吃飼料。2007年以后大成開始企業化運作,通過幾年的發展,現已擁有水產、畜禽、食品等多個業務板塊,水產領域業務涉及水產苗種繁育、養殖、飼料、調水產品、技術服務、鮮活草魚批發、配送、直營等方面,成為江西一家別具特色的水產企業。用廖偉的話說:“贛南的山山水水我都去過,那時候無論是不是用我們的飼料,我都會服務,大成能有這么好的發展,是我們這么多年努力的積累和沉淀。”現在,為了解水產養殖發達地區的信息,每年冬天淡季的時候,他都會到廣東、湖北、江蘇、浙江等地去考察,以使大成更好地成長。
膨化料并不適合贛州推廣
現在,珠三角地區草魚膨化料使用比例在一半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廖偉卻認為,贛州草魚養殖并不適合推廣膨化料。因為珠三角膨化料生產線很多,競爭激烈,膨化料利潤和顆粒料差不多,可以推廣開,但是贛州不具備這個條件,江西只有兩個廠家做膨化料,膨化料利潤可能是顆粒料的3-5倍,這樣會造成養殖戶成本增加。再者,珠三角養殖環境和贛州不同,珠三角水污染很嚴重,膨化料對水質污染少,適合推廣。但贛州地區是水庫養殖,不存在水污染,用顆粒料反而能增加水體肥度,增加花白鰱產量,所以膨化料并不適合在贛州推廣。
“草魚是全國消費最廣、最大的品種之一,從消費、養殖、產量來講,其他品種不可能替代。目前,雖然草魚市場價格低,但是還是有錢賺,草魚一般能賣到5元/斤左右,差不多有1元/斤的毛利,另外,草魚養殖技術成熟,產量也高,贛州地區可以養到2000斤/畝,總體來看效益是不錯的。”看好草魚的發展前景,廖偉談到,“中國的水產養殖首先應該立足于國內消費,名特優品種雖然差價大,但是養殖技術和成本要求都比較高。草魚料生產技術成熟,競爭的白熱化,不可能有暴利,從市場容量、物流、養殖水平、成本等方面來看,草魚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關鍵是怎么做,需要在流通、加工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多做創新。”
解決養殖戶賣魚難題
“好當當”是贛州大成草魚銷售品牌,草魚通過向外地批發、配送和本地超市柜臺兩種途徑銷售。“我們現在每年鮮活草魚銷售量有700多萬斤,本地超市銷售有限,大部分批發銷往北京、浙江、上海、四川、重慶等地。”廖偉談到,贛州不是水產養殖主要地區,缺乏銷售市場和渠道,近年來,贛州草魚養殖產量不斷增加,超出了本地需求,水庫養殖單產又比較大,養殖戶普遍存在賣魚難的問題,大成選擇草魚銷售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我們按照市場價格來收購草魚,主要針對用我們飼料的養殖戶,這樣可以保證飼料和養殖過程中沒有使用違禁藥品,從而保證產品安全。”廖偉說,從量上來講,“好當當”草魚大部分是通過批發走掉,這一塊量比較大,資金周轉比較順暢,但是沒有品牌附加值。在贛州本地,“好當當”主要進入高端、人流量比較大的超市專柜,現在每個專柜每天有500-600斤的銷量,還處于品牌樹立的過程中。廖偉現在不指望“好當當”在超市能賣多少量,產生多少效益,只是要大家知道有“好當當”這個品牌。“現在先搶占了這個市場,搶占了大家的印象,多年沉淀下來就是品牌。當品牌真正樹立起來了,發展會很快。”廖偉說。
打造“好當當”區域品牌
“好當當”2007年開始運作,之前大成純粹幫養殖戶賣魚,為養殖戶服務,好增加飼料銷量。廖偉想讓這一服務產生價值,于是就想做一個水產品品牌,通過提高產品品質,與普通草魚區別開來,增加產品價值。對于“好當當”品牌,他認為,農業不比工業,區域性比較強,不適于做全國性品牌,更適合做區域品牌,把“好當當”打造成為贛州草魚第一品牌,市場就很大了。
“進超市之前,我們會對草魚進行挑選,除規格外,選擇品質或養殖水質比較好的產品,再者超市的驗貨制度也很嚴格,對魚的體型、外觀也都有一定的要求。”廖偉談到,“目前‘好當當’草魚價格和其他草魚沒有差異,但是水庫養殖的草魚和普通草魚在口感等方面還是不同的,要慢慢引導消費者認可這個品牌,一旦消費者認可,就會產生附加值。”
“以后我們還會把熟食、包裝產品等一起做起來,要成立加工廠,生產贛州本地特色的食品,如魚絲、魚餅等,品類多起來,品牌就更好樹立。”廖偉談到,“2014我們要發力水產食品加工和銷售,這一塊的銷售人才相對較少,需要我們自己培養。”
“我們現在已經占領了市場最高點,能夠把握住消費需求的脈搏,水產品加工和銷售是個朝陽行業,現在還處于量變的過程中,要走得慢,走得穩,堅持到質變的時候我們就會有飛躍的發展。”廖偉對“好當當”的明天充滿希望。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