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蘇揚州市寶應縣黃塍鎮漁業示范戶周金林多年從事河蟹養殖,并習慣在塘口套養鱖魚和鰱魚,一直把龍蝦作為塘口的敵害加以藥除。2013年在指導員的要求下,春季藥塘采取淺水藥塘的方法,將岸坡上的越冬小龍蝦作為種源保存下來進行套養試驗。該戶仍按照河蟹養殖的常規做法進行塘口種草、放螺、投喂和管理,未對小龍蝦采取另外措施。為保護河蟹的蛻殼生長,在6、7、8月份加強對達到上市規格的小龍蝦進行搶捕。
一、結果
1、產量形成
該戶塘口面積35畝,其中育扣蟹塘5畝,成蟹塘30畝。成蟹塘于4月27日放養蟹種296公斤,計26640只,畝平888只;5月3日放養300克/尾的鰱魚116尾,畝平3.9尾;5月19日放養5厘米規格的鱖魚種300尾,畝平10尾。
2014年2月19日對該戶塘口進行核產統計,共出售小龍蝦732公斤、河蟹2750公斤、鰱魚170公斤、鱖魚162公斤。蝦、蟹、魚總產3814公斤,畝均127.1公斤(見表一)。
2、效益核算
該戶今年總投入101200元,其中塘口租金12000元、清整費4000元、苗種22000元、飼料費52600元、藥物費4200元、水電費2100元、人工費2300元、其他2000元。產品銷售總產值193950元,總利潤92750元,畝利潤3092元,較2012年的2147元增收945元,其中小龍蝦較2012年的畝收入124元增收603元。(見表二)。
二、小結
1、更新種源。該戶龍蝦產量為本塘自然種苗養殖產量,由于多年存塘,種質退化,盡管在水質好、水草多、飼料豐富的情況下,成熟上市小龍蝦規格仍不大。如果采取每年更新種源,小龍蝦的上市規格、產量和價格還有提升的空間。
2、全養殖期培植高密度水草。塘口前期以養小龍蝦為主,后期以養河蟹為主的輪養效果在該塘口得到了證實。該塘口2013年蟹種放養量與2012年基本相等,其河蟹總產量較2012年的2392公斤增358公斤,這說明套養小龍蝦對河蟹未造成明顯的影響,是一種可行的套養模式。在生產中需要采取多品種、高密度培植早生和晚生水草,這不僅為蝦蟹提供飼料,更可減少蝦蟹魚混養期的相互殘殺。
3、增喂小龍蝦飼料。除正常投喂河蟹飼料外,還應根據小龍蝦的生長特點增喂小龍蝦飼料,滿足食量需要,加快小龍蝦的生長,使小龍蝦提早上市,促進河蟹在中后期蛻殼生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