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被人們熱炒的“臺灣泥鰍”,到底好不好養?許多朋友和業內人士都向筆者我問過這個問題。
2013年6月,中國泥鰍產業聯盟湖南基地的一個來自廣東的邱作鴻學員,在基地學習泥鰍育苗技術時,曾多次向基地技術老師推薦用“臺灣泥鰍”作母本進行泥鰍的人工繁殖。他說:“廣東、海南都暢銷“臺灣泥鰍“,個大生長速度快,賣臺灣泥鰍苗應該很火!碑敃r他說“臺灣泥鰍”如何好,我們的技術老師倒沒怎么在意,況且我們當時也 沒有親眼看到“臺灣泥鰍”長的啥樣?
去年年底11-12月份時,中國泥鰍產業聯盟的幾個技術老師在海南萬寧的一個養殖場部培育人工泥鰍苗。
當時我們用了三種泥鰍,一個是我們從內地帶過去的河南籍黃板鰍、一個是海南本土鰍、再一個是所謂的“臺灣泥鰍“。這次在海南生產培育泥鰍苗,主要是帶有實驗性目的,因為在大陸12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長江以北的得魚類都進入了冬眠期。但海南萬寧最高氣溫在26-27攝氏度,夜晚最低氣溫也在22-23攝氏度,晝夜差不超過10攝氏度,完全符合泥鰍育苗環境氣溫,于是我們在海南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反季節人工育苗,我們將三種不同的種鰍分別在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催產,孵化培育,我們連續進行了三個批次的實驗后,分別得出了如下結論:
|
出卵量 |
出殼率 |
水花轉化率 |
鰍苗成活率 |
海南泥鰍 |
較少 |
一般 |
一般 |
生長較快、成活率一般 |
大陸黃板鰍 |
出卵量較大 |
出殼率很高 |
成活轉化率較高 |
成活率高、生長快 |
臺灣泥鰍 |
出卵量較少 |
出殼率一般 |
成活轉化率一般 |
生長速度快、個體大 |
總體來說,上述三種泥鰍,海南地域泥鰍比較脆弱,“臺灣泥鰍”性情溫順、生長快、個體大(一般每斤7-10尾)。但作為一個水產養殖品種,一個產業品類,最有保障的還是大陸黃板鰍(河南籍黃種鰍),因為這種泥鰍不論是其產卵量、出苗率、幼苗成活率都很有保障。其綜合性價比比較高,在目前養殖情況下,還是大陸黃板鰍較好。
至于“臺灣泥鰍”,在我們接觸的三個月的時間里,對它的生長態勢比較滿意,對它的溫馴性情比較喜歡,但對它的超出常規的體態還是有些排斥的,因為這種泥鰍從外觀上、從體態上、從性情上看,都不太像泥鰍,倒是有些像娃娃魚:“八須魚”。不知道內地消費者對這種外來泥鰍是否會有同感?至于日本、韓國的消費者及深加工企業對這種泥鰍的品質是否認可,就更不得而知。
所以,以我個人之見,對這種“臺灣泥鰍“這種水產泊來物的選用還是應該慎重為好。因為人們認識它、接受它還有一個過程,而要養好它就更需要時間來試驗。
目前,中國泥鰍產業聯盟的直屬基地已由原來的三個發展到現在的七八個,聯盟會員由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個人。他們代表了中國泥鰍養殖產業的風向標,也是名副其實的技術標桿,我們所有成員對“臺灣泥鰍“這種外來物種還是持謹慎態度,但我們也期待”臺灣泥鰍“ 有個好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