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龜鱉產業一年給順德創造60億元的收入,成為順德水產養殖支柱產業之一。杏壇規劃建設700畝龜鱉養殖園,成為杏壇去年水產養殖領域最大動作,同時也入選該鎮“2014年發展行動計劃”。政府希望,在一期投產后,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以上,今年年底前60%養殖戶進場。據悉,截至目前已有10家養殖戶簽約入駐養殖園。在養殖園,養殖戶采用“專業合作社”的抱團模式來提升經濟效益。此外,順德龜鱉養殖目前“去污”處理嚴重滯后,養殖園通過建排污管道、集中進行污水處理的方式,解決排廢水難題。
“專業合作社”模式 抱團提升經濟效益
走訪:昨日下午2時許,在路涌村龍頭村民小組河涌邊,一條新開道路路口豎起一個漆成藍色的鋼結構大門,大門上方鋼梁上矗立著“龍裕”二個大字。大門后是一大片已推平土地,正是養殖園一期,面積約270畝,這塊地上有兩個小地塊正在施工,其中一地塊上一輛推土機來回跑著,正在開挖魚塘;另一個四周則用鐵皮圍蔽,有5名工人在里面建造水渠。“能不能放多點水?”推土機所在地塊一名負責施工的工人,走過來找到養殖園園主周志海。
周志海是本地一名企業主,南都記者到現場走訪時,他正在布置養殖園工人開閘放水。他經營多年塑料廠,前幾年在家養過龜,去年他投得路涌村龍頭村民小組所有數百畝魚塘,推平后開始建設龜鱉養殖園。“政府部門很重視,多次交代一定要把這個項目搞好!”他說,從今年初養殖園開始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工作也已同步開展。據他介紹,270畝一期工程,已經規劃為40多個單獨地塊面向全國龜鱉養殖戶招商承租,“目前已經完成30%招商,簽了10戶,你看,已經簽約商戶都希望早點建好養殖!”
大門附近的養殖園辦公房外墻上,同時掛著“龍裕高新農業養殖園”和“龍裕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兩塊招牌。按照杏壇鎮設想,該養殖園將龜鱉養殖戶集中在一起,采取專業合作社養殖模式,集種苗培育、養殖、防疫、銷售于一身,打造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同時也是民間資本探索水產養殖的一種嘗試。養殖園老板周志海這樣解釋“專業合作社”模式:各個地區的養殖戶聚到一起,就會集思廣益做“最專業的事”,比如某種龜得了某種病,交流交流,就一定有懂得怎么去治的養殖戶發揮作用;又比如什么季節養什么龜,抱團決策肯定更加專業。此外,抱團形成一定規模的育苗、銷售、飼料市場,將極大程度提升經濟效益。
龜鱉養殖改革 解決去污難題
走訪:在鐵皮圍蔽的那塊地上,基礎施工已具雛形,里面已建好5口魚塘,此外還建起一座辦公建筑、一座兩層“瞭望塔”。來自四川的孔先生等五人中午放棄休息,正在幾口魚塘正中間建造一條水渠。該渠底部已鋪好10cm深水泥,寬70cm,高度隨地勢變化,不過比兩邊魚塘堤圍要低一些。“這是排廢水的水溝,所有魚塘都有管道通到這里,每隔一段時間魚塘里龜鱉排出的糞便多了,需要清洗,就需流入這里,再統一排出。”
專門的排污管道、集中進行污水處理,正是龜鱉養殖園“養殖改革”內容之一。從園區大門進入,就會發現一條高度超過兩米的水渠,從外河涌引水,供應給承租的各個養殖戶。養殖戶利用水泵或連接管道引水入魚塘養殖,排出的污水再流入另一條單獨管道,集中在園區一角的一個處理池中集中處理,按規定達標后再排放。
養殖戶們介紹,這種“去污”模式對應的,是順德龜鱉養殖目前“去污”處理嚴重滯后的現實。一名養殖戶介紹,順德養龜鱉雖有多年,但絕大部分是在室內養殖,“一間數十平方米小房子,可以養殖價值上百萬的龜!”但這種分散的室內養殖每次沖洗糞便都直接沖入下水道,沖洗時臭味也很重。“即使有個別養殖戶戶外養殖,也很難花成本處理污水。”
養殖園老板周志海稱,和以往相比,養殖園模式的革命性還不止于此,例如小區式的安保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偷盜,解除后顧之憂;而杏壇水產養殖正推廣的物聯網技術,在養殖園集約化之后,也會在養殖園內應用。
背景
順德龜鱉產業
年產值超60億元
據介紹,龜鱉產業是順德繼鰻魚產業后又一迅速崛起的產業,目前,順德甲魚產量占廣東省的50%,全國的10%,年產值超過10億。順德已成為全國外塘甲魚養殖技術中心所在地,已發展成為中華鱉“一次養殖”優質商品供應基地、中華鱉“二次養殖”大規格種苗供應基地、中華鱉“二次養殖”優質商品供應基地。此外,順德的龜產業也形成了極具特色、規模龐大的產業鏈,年交易額在50億以上。
從2009年至2012年,順德已舉辦了四次全國性龜鱉產業發展論壇、一次龜鱉實物展、一次美食節。2012年成功舉辦龜鱉實物展、文化展、龜鱉美食節等,被業內認為在全國龜鱉領域已形成一個良好品牌。
順德的龜在業界影響越來越大,有普通的食用觀賞龜如中華草龜、鱷魚龜等,有高檔珍稀名貴龜類,如金錢龜、石金錢龜、黑頸烏龜等。而順德甲魚(鱉)養殖業則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可以說甲魚養殖已成為順德水產養殖支柱產業之一。
前景
支持細則尚未出臺
南都記者獲悉,杏壇鎮政府對這一嘗試寄予很大希望。杏壇鎮經科局副局長黃健松稱,這是杏壇鎮去年水產養殖領域最大亮點,這一項目也成功入選“2014年杏壇鎮發展行動計劃”,將獲得區、鎮兩級政府支持。而政府希望,在一期投產后,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以上,今年年底前60%養殖戶進場。
不過,雖然政府方面聲稱將對這一民間資本發起的水產養殖改革進行扶持,但南都記者獲悉,目前相關細則并未出臺。對于該龜鱉集約養殖示范區,政府部門曾表態,在政策范圍內將提供相應資金和技術支持;各養殖戶在養殖技術、行業信息、養殖設備、配套設施投入,比如物聯網養殖系統的安裝投入等方面,將獲得政府相應資金補貼,但黃健松稱,目前這些細則還在制定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