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我養蝦已經有8年了,每年收益都不錯。盡管去年對蝦很難養,但去年每畝利潤都超過1萬元。”廣東陽江市平岡鎮梁老板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談起自己養蝦歷程,同時拿出一本羅非魚苗宣傳手冊,正是羅非魚和蝦的結合,造就梁老板近8年每畝過萬元的收益。
低密度羅非魚保本
蝦是賺錢主力
近期氣溫逐漸回暖,對蝦開始進入投苗季節,廣東各地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放蝦苗,搏取頭批蝦的價格。“太早投苗蝦容易凍傷,長速變慢。等氣溫升高后,即使我推遲20-30天放苗也能趕上。”梁老板認為氣溫不穩定會對蝦有損耗,他一般會根據天氣變化在清明前后投苗。
“羅非魚苗400-500尾/畝,草魚10-20尾/畝,蝦苗5萬/畝,大頭魚20尾/畝,鳊魚5尾/畝。”梁老板放養品種的搭配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蝦是賺錢的主力,羅非魚充當保本角色,草魚、大頭魚等其他品種則是創收點,同時能調節水質。
養殖第二造蝦時,氣溫高,為了加快對蝦生長,梁老板在一口4畝的小塘標粗蝦苗,標到500-1000支/斤再分塘養殖,但第一造梁老板不選擇標粗。“第一造氣溫低,標粗的速度優勢不明顯,標粗還要過塘,對蝦有損傷,還不如直接放到塘里去養。”對天氣和溫度的把控,讓梁老板能夠抓住投苗和抓蝦的良機。
養蝦喂魚料,長速并不慢
“我只喂33%蛋白的羅非魚沉水料,一天喂兩餐,早上9-10點喂第一餐,下午4-5點喂第二餐,天氣不好就不喂料。我的蝦沒有喂蝦料,但是長速并不慢。”梁介紹,2013年其第一造蝦盡管放的是“土炮”,但80天養到了40支/斤。
梁認為要讓蝦長速快,最關鍵就是投苗后要肥水,水好的話,蝦吃羅非魚料也會長。而羅非魚,苗種是關鍵,他選擇大品牌、長速度快的羅非魚苗。
“水質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蝦生長速度。”梁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水質的變化非常復雜,即使把水調好了,也要常觀察水色,每隔10天左右要繼續肥水、補充活菌。為了保持活菌的質量,梁都是自己購買菌種培育。“肥水能夠更好應對天氣的變化。”
在病害防治方面,由于羅非魚的密度只有400-500尾/畝,不像精養的密度高達1500尾/畝,因此梁老板養殖的羅非魚病害并不多。而對蝦則需要經常觀察投料臺,及時發現異狀并對癥下藥。
穩產求勝,畝賺過萬元
“羅非魚一年分兩次抓魚,對蝦則是輪捕輪放。”梁向南方農村報記者介紹,羅非魚一般在抓第二批蝦的時候抓40%-50%,規格一般在2斤多,去年第一次抓了400斤/畝,售價為5.2元/斤;年底再抓一次,規格可達3.5斤,抓了600斤/畝,售價在5元/斤左右。如此算來,羅非魚一年的產值可達5800元/畝,單單羅非魚的收益就可以保住一年的養殖成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