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四月,目之所及早已是一派草長鶯飛、明媚燦爛的景象。漫步在鄉野,田間飄來青草獨特的芳香,遠處幾只水鳥嬉戲著掠過成片的油菜花地,泥土下蘊含著的勃勃生機已蓬勃而出。
在這片土地上,農民們耕種糧食、蔬菜,養殖各種家禽,繁衍生息了一輩又一輩。一年四季,麥子、西甜瓜、葡萄、水蜜桃、水稻以及各種蔬菜在現代化的手段下長勢喜人,成為家家戶戶沉甸甸的收成。高效,卻缺了點什么。
近日,我們在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的村子里巧遇了三位農民,他們獨辟蹊徑但卻穩穩當當地做出了一番天地,讓務農變得不一樣。
養甲魚:慢工出細活
別人家的甲魚養兩三年就能上市,3至4斤一只,收購價20元一斤。而陳金根的甲魚要多養一年,一般一只2斤多,收購價60元一斤。
在觀音橋村魚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基地,57歲的陳金根“全副武裝”,穿著一身防水服,一手提著五齒鋼叉,一手拎著網兜、塑料盆,在半人深的甲魚塘里摸索著!按汗澋臅r候,來我這邊買甲魚的不少,現在春天不是甲魚的銷售旺季,這會兒甲魚寶寶們都在池底的淤泥里冬眠,等著長大呢。”陳金根道。
而為了觀察和了解甲魚的生長情況,陳金根都會像這樣定期來個突擊檢查,看看“寶貝們”的健康狀況。只見他一手提著鋼叉,在池底淤泥里左捅一下,右捅一下。“如果捅到硬邦邦的東西,一般就是甲魚殼!痹捯暨沒落,只見他將網兜插到水底,一插、一舀、一提,一只沾滿淤泥的甲魚被放到了塑料盆里,全程不超過10秒鐘。
“可惜,這只不是純種中華鱉,你看它背上的花紋,也就20多塊錢一斤,口感和純種的差太多。”陳金根只看了一眼塑料盆里茫然地小幅度扭動,剛剛把背上的泥蹭得差不多的甲魚,就發現了問題。
陳金根的火眼金睛,得益于多年的水產養殖經驗。上世紀80年代,他就在村里養起了蝦。后來水環境差了,蝦養不下去了,他又養起了普通的黑魚、鳙魚等魚類。十年前,考慮到經濟效益,他承包了30畝水塘,養起了中高端水產品中華鱉,俗稱甲魚。
因為甲魚要在20多度的環境下才開始吃料、長肉,很多養殖戶為甲魚搭起了溫室大棚,保證一年12個月里甲魚都在長。但陳金根選擇了生態養殖,就放在露天的池塘里,冬天冬眠,一年也就長四五個月的樣子,而且喂淡水魚,不喂飼料。“搞水產的都知道陽光很重要,陽光一照,有利于浮游動物和微生物繁殖,還能殺菌,甲魚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雖然長得慢,但生態、天然,生病少。”陳金根解釋說。
而且,陳金根的甲魚塘里,一畝只放了200多只甲魚,還混養了鱸魚、桂魚、黑魚等淡水魚。“別人一畝甲魚六七百只,我這邊密度低,環境好點!
這樣下來,別人的甲魚3年就能長到3斤多,陳金根的甲魚2年才1斤多,要3年才能上市。雖然長得慢,但是活動能力強,肉更結實,算得上純生態產品,年份好的時候能賣出100元一斤的高價。
“只要有耐心,真正這么養出來的甲魚,個個都是精品,品質好了,市場聲譽好,熟客為主,受市場行情的影響不會太大,收入比較穩定。”陳金根說。
魚腥草:物以稀為貴
在觀音橋村另一頭,25組的村民陳秀芳則有著另一個故事。今年52歲的陳秀芳個子不高,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口音和風風火火的風格都讓記者誤以為是四川人。
跟著陳秀芳走到地里,褐色的泥土上光禿禿的,被旁邊綠油油的青菜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一映襯,顯得無比荒涼。還沒等記者發問,陳秀芳拿起鋤頭,刨開表層土,挖出了一團帶著泥土的灰白色的“電線”——魚腥草根。
村里的農技員馮福祥介紹說,按照中醫說法,魚腥草有清熱解毒作用,對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果,這段時間霧霾天多,大家買點吃吃蠻好的。
“魚腥草這種植物,我自己以前是不吃的。村里以前很多四川人來租房子,我種魚腥草是向他們學的。”陳秀芳回憶。
當時,四川人在村里種了一些魚腥草。一直以種菜為生的陳秀芳覺得物以稀為貴,于是向四川人要了些種子,在自家地里黃瓜、白菜的旁邊種了起來。
魚腥草在嘉興比較少見,陳秀芳堅持種了好幾年,雖然每年就那么兩畝,但收益日漸明顯。在嘉興工作、生活的外地人不在少數,湖北、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的人很喜歡吃這種味道獨特的蔬菜,涼拌、燒肉、燒湯、泡水喝都行。
每年11月左右,把魚腥草種到地里,能賣錢的是魚腥草的根,一年能賣10個月,割了一茬還會長出來,基本上也不用怎么打理,病害雖然每年都有,但摸索到規律的陳秀芳也有了對策:“每年5月份氣溫一高,魚腥草開始出芽,容易壞死,不及時處理一整片都要壞死,而只要在地里挖出一條‘隔離帶’,就能讓壞死的不再蔓延開”。
種了好幾年后,陳秀芳的魚腥草也有了點名氣,每年都會有人來地里收購,然后拉去湖州一個農貿市場賣掉。陳秀芳自己也會拉去集鎮上的菜場賣:“零售價格高點,一畝收入上萬元。”
這段時間,又有人來田頭收魚腥草了,陳秀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賣!她信心滿滿地說,去年初魚腥草價格1.2元一斤,太便宜了,很多人今年沒種,沒想到,到了去年末2.5元一斤,F在,把魚腥草挖出來,隨隨便便就能賣到3.5元一斤。
有機肥:簡單大生意
還沒到萬民村,豬糞味撲面而來。原來,村里有家嘉興市瑞豐天元肥料有限公司,將農戶的豬糞回收加工成有機肥,遠銷日本。
“有機肥現在有嗎?什么價?”在公司總經理趙明星辦公室,電話叮鈴鈴響個不停,因為恰逢春耕季節,除了本地的,也還有國內不少地方慕名打來了電話!靶阒迏^的農戶享受政府補貼價545元一噸,十噸以上送貨上門,其他地方的580元一噸,來我們廠里自提。”趙明星回答說。
從2007年開始,這家公司就將豬糞加工成有機肥。公司里有一支13人的“保潔隊”,他們負責走街串巷,去農戶家里收豬糞。收來的豬糞,在廠里經過初步加工、發酵、過篩、礦化、包裝等簡單幾步流程,最終成為一包包有機肥料。
“用有機肥的好處很多,最主要是能為作物提供豐富的有機質,另外還可以疏松土壤,增加作物的抗逆性!壁w明星坦言,把當地的豬糞經過加工變成有機肥,再消納到農田里去,可以形成一個生態循環。
前年公司產量三萬多噸,其中三分之一的有機肥通過外貿公司出口日本,三分之一的供給農戶,還有三分之一的煙草專用肥內銷到湖南、貴州、四川等地。
由于日本以精細農業為主,對有機肥的需求量非常大,但要求也很嚴格,一共要檢測113道工序,每一道都要符合他們的標準。比如,由于日本施肥一般使用噴槍,口徑不大,因此,肥料必須制作成光滑的球形,直徑規定是2毫米,每一顆肥料外面都要經過包膜,這樣才能讓通過噴槍灑出去的肥料均勻、見效時間長。這些出口日本的有機肥主要用于蔬菜種植,還有部分用于優質米栽培以及高爾夫草坪的養護,現在每噸價格最高的要賣到5000元,是本地有機肥的10倍。
在寬敞的廠房里,趙明星介紹說,“現在來我們這里購買有機肥的主要還是合作社、大戶、農業園等農業主體。為了讓生產出來的品牌農產品更安全更生態,加上現在進超市、進飯店也有這方面的要求,他們都愿意用有機肥。而一般的小農戶還是選擇用化肥,見效快,成本低”。
“我們做這個事情,其實沒什么技術含量,流水線設備很簡單,廠房也是租來的,工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農戶,每天四點就下班了!壁w明星很謙虛。而在他辦公室墻上,掛著一堆榮譽證書。12月,公司的“新型有機專用肥料科技研發中心”剛剛被列入省級農業企業科技研發中心。而趙明星也坦言,全省以豬糞為原料做肥料的公司有300多家,他們是產能最大的一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