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逛了一下佛山杏壇鎮,杏壇是珠三角生魚和加州鱸主產區,這段時間正是加州鱸投苗季節,在3-5公分訓料階段的鱸魚苗出現大量死亡,十之七八塘口都有發病,死亡率短時間內可達七成,病魚在下風口或水邊打轉或急促旋轉或水面急竄,隨后漲鰾狀側懸水面或沉底死亡,該病癥近3年才出現,用藥和水處理都效果不佳,養殖戶一籌莫展。從文獻看,就是珠江所報道的加州鱸彈狀病毒病,現在還不知道該病毒病是水平傳播還是垂直傳播,如果有從養殖區引種加州鱸水花的,可否反饋一下。加州鱸苗還有一種當地稱“熟身”病的,水中觀察可見背部肌肉發白,病原不明,還好發病率不高。
發病的加州鱸魚苗
加州鱸魚苗大量死亡
解剖圖
內臟并無結節
從杏壇幾個塘口慢性死亡的生魚,檢測到仍然是諾卡氏菌病,內臟都是白點,奇怪的是這些結節壓片邊緣并不清晰,我原來一直認為諾卡的結節鏡檢邊緣都有明顯的“圈圈”,看來用這個“圈圈”來診斷諾卡氏菌病并不準確。
生魚珠江所也有報道彈狀病毒病,這次在西樵鎮,有朋友說幾個塘口生魚出現急性死亡,塘主都要用鉤機埋死魚,病魚體表并無爛身,內臟也無明顯病變,取樣回廣州看可否培養出病毒。
本文作者系中國水產論壇的知名網友“南海漁醫”,轉載需注明來源!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