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我省鮭鱒魚養殖產業亟待扶持。
鮭鱒魚,是鮭魚和鱒魚的統稱。鮭鱒魚類只能在低溫水域中繁衍生長,因此被稱為冷水魚。鮭鱒魚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享有“水中人參”美譽,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世界各國推廣的優質養殖品種。鮭鱒魚對水質環境要求非常高,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把能否使虹鱒魚存活作為判斷水源是否污染的重要標志。
我省雖地處西北內陸,但養殖鮭鱒魚的條件卻得天獨厚。
“我省冷水資源豐富,且類型多樣。一是河西走廊的祁連山北麓凹陷盆地,其冷水為祁連山雪水融化滲入地下后,又復涌出地面的泉水,水溫周年變化7至10攝氏度,年動態儲存量為10億立方米;二是烏鞘嶺以東山澗溪水,水溫周年變化6至9攝氏度;三是黃河干流上的低溫水庫,以劉家峽水庫為代表,總面積16萬畝以上的水庫冷水資源,水質清澈,周年水溫變化在2至26攝氏度之間,是網箱養殖鮭鱒魚的理想場所。”甘肅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總工程師邵東宏說。
據介紹,目前,我國鮭鱒魚年產量僅1萬噸,而國內市場上需求約為10萬噸,90%以上依賴進口。
我省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進養殖虹鱒魚,截至目前,鱒魚養殖面積達300余畝,養殖產量1800余噸,占全國產量的1/5。養殖方式以敦煌為代表的冷泉水流水養殖和以劉家峽為代表的水庫深水網箱養殖為主,養殖品種除傳統的虹鱒魚外,還引進了七彩鮭和哲羅魚。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水產科技工作者經過20余年的努力,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種——甘肅金鱒。2006年底,經全國水產原良種委員會的審定,甘肅金鱒被確定為水產養殖新品種。
目前,全省共有鮭鱒魚養殖場和專業戶250余家,14個市州除慶陽市外都有鮭鱒魚養殖。但是,我省鮭鱒魚養殖的優勢和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如果將適宜鱒魚養殖的水資源利用到10%,鱒魚產量就可達到5萬噸。”邵東宏說。
究其原因,一是認識不足,我省是傳統的農業省份,對利用冷水資源發展漁業缺乏深入了解;二是缺乏扶持政策,我省漁業產業沒有享受到類似農業和畜牧業的扶持政策;三是生活習慣不同,西北的老百姓一直以牛羊肉為主,吃魚較少;四是缺乏宣傳,大多數人根本不了解我省適合養殖冷水魚。
我省養殖鮭鱒魚條件優越,前景廣闊。除了資源優勢外,我省發展鮭鱒魚養殖還有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我省水產行業有全省領軍人才3名,主要從事鱒魚方面的研究和開發。我省養鱒有30多年歷史,有許多從事養鱒的群眾,他們有豐富的養鱒經驗。30多年總結和積累的養殖技術,為我省鱒魚養殖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我省先后解決了虹鱒魚自繁問題,解決了苗種培育成活率和大規模供苗方面的問題,通過開展技術創新,實現了當年投放苗種、當年養成銷售,縮短了養殖周期,養成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位于敦煌的甘肅碧泊產業公司敦煌飛天生態產業科技園是亞洲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碧泊產業董事長何延忠最早在蘭州市永登縣養殖虹鱒魚,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何延忠有了“利用祁連山冰川融水,建立一條高寒冷水魚產業帶”的夢想。為了實現夢想,何延忠揮師西進,在敦煌陽關投資興辦了集科研、養殖、加工、生物提取、生態保護為一體的冷水魚基地。
在何延忠看來,祁連冰川冷水資源的優勢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利用祁連冰川冷水資源,培育“祁連冰川”品牌鮭鱒魚系列產品,既是我省調整產業結構的需要,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好產業,同時,也可以作為我省在絲綢之路產業帶建設中的新、特、優產品。“工業的快速發展造成近海、深海水資源受到污染,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這是我省冷水魚發展的關鍵時期。‘祁連冰川’這個品牌也是無法復制的。這一產業從長遠來看是可持續發展的優勢產業,不僅僅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能帶來無法估量的社會效益。吃冷水魚可以大大提高中國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有效利用冷水資源發展高寒冷水魚產業,可使水資源在不額外消耗的情況下繼續循環利用,是典型的高效、節水、生態產業,也是典型的高效生態節水產業。冷水魚基地形成可增加濕地,把被動生態治理變為主動養魚產業濕地修復生態,通過養魚農民的錢包鼓了,一畝魚塘延伸產業鏈還可以解決十到二十人就業,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同時還可以帶動包裝業、運輸業、加工業,增加了地方稅收,可謂一舉多得。”他建議政府加大對祁連冰川冷水魚天然環保宣傳力度,借鑒高原夏菜的營銷模式,培育養大甘肅鮭鱒魚養殖產業,帶動河西農民致富。
邵東宏建議,政府應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機制,加大冷水魚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我省冷水性、亞冷水性魚類品牌養殖繁育基地。
據了解,2010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特別指出,“突出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積極發展油橄欖、核桃、花椒、食用百合、苦水玫瑰、黃花菜、鮭鱒魚等地方特色產品”。今年4月15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全國現代漁業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促進我省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這對我省鮭鱒魚產業的發展無疑是利好消息。甘肅鮭鱒魚作為地方特色產品,如果有了國家和我省各方面的支持,其優勢將充分發揮出來,形成可持續發展,對經濟發展、農民致富、生態治理都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