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鮮嫩的“扁子”,學名“圓口銅魚”,是麻花魚的一種,售價高達30元/斤,可數量越來越少,在城區不容易買到。13日,中國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發布消息,圓口銅魚人工繁殖成功。
由于人工馴養成活率低、人工養殖環境下性腺難以發育成熟等因素,人工繁殖一直是圓口銅魚保護的關鍵性技術難題。中華鱘研究所經過長期摸索,經研究,截至目前,共獲得成熟和近成熟親魚30余尾。
5月14日,研究人員篩選了三尾雌魚開展實驗性催產,獲受精卵1000余粒,出苗200余尾。5月26日,再次成功催產三尾雌魚,獲受精卵4500粒,出苗4000余尾,受精率高達99%,孵化率90%。目前親魚經康復處理后全部存活,魚苗已開口攝食。連續兩次成功實現圓口銅魚的人工繁殖,標志著研究所已成功掌握了此項關鍵性技術。
據了解,圓口銅魚曾是長江上游江段的主要優勢物種和重要經濟性魚類,近年來,隨著棲息地環境變遷和過度捕撈,其棲息范圍萎縮,資源量顯著下降,目前已被列入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區指標性物種。宜昌市漁政處工作人員介紹,從漁民捕撈監測來看,“扁子”產量較小,市場售價也從曾經的2元/斤上升至30元/斤。
魚類學家曹文宣院士認為,圓口銅魚的人工馴養繁殖成功,是其保護歷程的里程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研究雖然取得了成功,但從研發進入市場再走上餐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