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首個養甲魚的人
宏光甲魚場場主楊文光是云路鎮北洋村的村民,早在1994年就開始養殖甲魚,到如今養殖面積已翻了幾百倍。“最初養的時候只有七分地,現在兩個養殖場一共400多畝了。” 楊文光告訴記者。在養殖甲魚之前,楊文光是搞淡水魚苗孵化的,當時看到市場上賣180元/斤的甲魚利潤非常可觀,在經過對市場的考察之后決定改養甲魚,成為了云路鎮甲魚養殖第一人。
本刊記者在楊文光的養殖場采訪時,工人正在忙碌地挑選著甲魚蛋,孵化室的沙盆里不斷有小甲魚破殼而出。楊文光從養殖中總結經驗,掌握了甲魚的孵化技巧,現在其養殖場的所有鱉苗都是自己孵化的了。據楊文光介紹,從清明節后到8月他們都一直在忙著甲魚的孵化,現在他們所孵化出來的鱉苗代不應求。楊文光一年大約孵化出100多萬的鱉苗,自己養殖場的需求就有幾十萬,因為能外售的鱉苗十分有限。楊文光所售的鱉苗為中華鱉和廣西黃沙鱉的雜交種,具有生長快、抗病能力強等特點,這種鱉苗受到了眾多甲魚養殖戶的歡迎。
首創用福壽螺養甲魚
楊文光剛開始養甲魚的時候,北洋村的附近農田很多福壽螺,他便突發奇想嘗試用福壽螺喂養甲魚,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自己抓來的福壽螺已滿足不了甲魚的飼料需求了。于是楊文光號召周圍村民去捉福壽螺,他再從村民手中大量收購福壽螺。為了將福壽螺去殼取螺肉投喂甲魚,楊文光發明了專門用于福壽螺殼和肉可分離的機器。楊文光告訴記者,他的養殖場最高峰的時候一天需要收購到七萬多斤福壽螺才能滿足。
據了解,福壽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適合作為水生動物的飼料,但飼料系數較低,十多斤福壽螺肉才能讓甲魚長一斤肉。不過由于福壽螺成本低,最貴時才兩三毛一斤,因此帶來的利潤空間還是非常可觀的。楊文光介紹說:“福壽螺是個好東西,可以一物兩用,螺肉用于喂養甲魚,而螺殼則可以燒成灰投進甲魚塘,用于消毒和凈化塘水。”
福壽螺本是外來入侵物種,普遍被認為是有害動物。當楊文光發現福壽螺可作甲魚飼料后,其他養殖戶也爭相模仿。如今,云路鎮周圍已無福壽螺可捉了。“現在只能全部改投冰鮮魚了。” 楊文光說。令人感慨的是,福壽螺這種入侵生物無意中造福了云路鎮甲魚養殖戶,卻又因“寡不敵眾”而退出了云路甲魚養殖的歷史舞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