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稻花香,六月黃,又到了大閘蟹蟹苗換殼的時節。在大閘蟹的故鄉,上海崇明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的身影準時出現在蟹塘邊,他們檢水質、查土壤、驗飼料,一絲不茍、滴水不漏。
此時,在海峽的另一端,太平洋上溫和的季風給臺灣寶島帶來了豐沛的雨量。在海島中部的苗栗縣,在山巒和村落之間,在波光粼粼的水塘里,游滿了一只只來自祖國大陸的崇明蟹苗。
蟹苗在臺灣過得好嗎?輸臺蟹苗的境況始終牽動著大陸人民的心,更牽動著上海檢驗檢疫人的心。日前,受上海海洋大學和臺灣苗栗縣農會邀請,我們一行3人,趕赴苗栗,走訪當地蟹農,開展技術交流,揭開了崇明蟹苗在臺灣生活的“神秘面紗”。
精選好苗
我們參觀的蟹塘主人名叫范賢達,說起養螃蟹,這位有著5年飼蟹經驗的養殖戶如數家珍。
苗栗,位于臺灣西北部沿海,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這里位于北緯25度以南,山巒綿延,風光秀美。然而,氣候溫和、水源豐沛的苗栗山區,此前投放的大閘蟹苗,成活率卻很低,養成的個頭也不大,品相更是不盡如人意。
俗話說,好種出好苗。為優化品種,從根本上解決蟹苗的先天不足,蟹農們把目光投向了祖國大陸。“一開始,真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感覺!”范賢達說,最初沒有找到正規蟹苗采購渠道,導致成蟹品質參差不齊。
2011年8月,趁著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到訪之際,苗栗縣政府向大陸方面求助。不久后,在國內水產養殖界享有盛名的上海海洋大學接到了任務。眾所周知,長江水系優質的大閘蟹蟹苗大多產自江海交匯處的上海崇明,而上海海洋大學的蟹苗培育基地,恰恰就在崇明島上。
于是,從2012年1月起,海峽兩岸通力合作,選定苗種、精心養殖。在上海崇明檢驗檢疫局的嚴密監管下,小蟹苗(又稱“扣蟹”)前一天晚上還在崇明豎新鎮的養殖基地抓捕打包,經過連夜配送、航空直運,第二天中午就能抵達臺灣,投入苗栗蟹塘。這一氣呵成的動作,確保了從大閘蟹的故鄉精選出基因優、規格齊、活力強的最佳蟹苗供應臺灣。
精心飼養
在蟹塘的一角,清冽的山泉水汩汩流下,泛著綠光的水草上下浮動,一只只螃蟹正歡樂地吐著泡泡,仿佛在熱烈歡迎故鄉人民的到來。
養蟹,從選苗開始,但飼養水體、環境、土壤、餌料等要素也相當關鍵。范賢達師傅說,當地的養殖水源全部取自山泉水、天落水,池塘都是人工土池,水體和環境都是一級棒。但相比之下,所用飼料就沒那么講究了,麥片、玉米、雜魚都拿來隨便投喂,導致當初蟹苗的存活率還不足一成。
令人欣喜的是,大陸方面不僅提供了優質蟹苗,還在技術上鼎力相助。在上海海洋大學專家的指導下,當地蟹農開始采用科學養殖法,投喂大閘蟹專用飼料,蟹苗存活率當年就達到了三成。經過一年多的摸索,2013年,存活率一舉超過四成,而且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螃蟹長到了6兩重。
今年,苗栗縣進一步推廣使用“稀養法”,每分地大小的養殖池蟹苗投放量從去年的2200只調整到1200只,以此提高存活率,以養肥蟹、大蟹為目標。此外,還有部分養殖戶嘗試“珍珠共養”,讓大閘蟹的體型更肥碩,也讓蟹塘的綜合產出更加多樣化、更具市場價值。
崇明蟹苗在苗栗大獲成功,極大地激發了當地蟹農的養殖熱情。去年,由崇明蟹苗長成的成蟹達到30萬只,占全臺30%的市場份額以上。2014年,大閘蟹養殖戶增加到113戶,養殖總面積增至近50公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精彩明天
從蟹苗到養殖,再到銷售,苗栗縣瞄準的是從蟹塘到市場的一條龍產業。
苗栗蟹農自豪地表示,目前臺灣各地均有螃蟹養殖,但蟹苗來源不一,唯有苗栗縣通過官方途徑引進崇明蟹苗,養成的大閘蟹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銷量最佳。
在苗栗縣政府大樓,副縣長林久翔向我們介紹說,苗栗縣政府要求全縣加入大閘蟹養殖輔導的會員農戶一律以苗栗優質大閘蟹的名義捕撈販售,由縣政府統一廣告或宣傳。為防止出現假冒品,2012年,縣政府要求全縣100克以上的達標大閘蟹都要裝上QRcode扣環,以供即時查閱養殖戶的基本資料以及飼料、種苗、商品蟹檢驗檢疫的詳細情況。2013年,按照不同的規格大小,苗栗縣對蟹扣進一步細分為綠標、銀標和金標,并推行分階段銷售,中秋節前后先出售雌蟹,10月下旬開始出售雄蟹。當年,苗栗大閘蟹創造了近1億新臺幣的產值,拉動旅游收入近6000萬新臺幣。小蟹苗撬動市場的巨大魅力初露崢嶸。
為進一步擴大苗栗大閘蟹的品牌效應,苗栗方面積極支持大閘蟹返滬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河蟹大賽,2012年、2013年連續兩屆苗栗大閘蟹榮獲“金蟹獎”桂冠,在海峽兩岸傳為佳話。
走訪中,臺灣媒體報道,當地突發一場甲殼類水生動物疫情,苗栗、彰化、屏東5處水產養殖場出現逾22萬小龍蝦死亡。苗栗方面透露,小龍蝦種苗全部從澳洲走私入臺,未經官方檢驗檢疫途徑,可能是導致此次疫情的重要原因。
對此,崇明局局長張余仁表示,大陸方面對輸臺蟹苗的官方抽樣涵蓋54個檢測指標,包含獸藥、重金屬、微生物等重要敏感項目。此次臺灣龍蝦疫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蟹苗的質量安全保障工作任重而道遠。今后,大陸方面會進一步動態跟進世界水生動物疫情的發展變化,不斷優化調整官方監控項目,更加注重與臺灣方面的溝通對接,進一步加大輸臺蟹苗的質量安全監測力度,為崇明蟹苗在臺灣的定居打好基礎,為小蟹苗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晴朗的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