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加快推動我市水產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產業發展步伐,提高循環水運行管理水平,減少系統運行成本,使我市循環水養殖業盡快走向產業化、規范化、集約化,形成生產力,近日,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我市六家循環水養殖企業法人及部分區縣漁業主管局分管領導參加了在天津召開的以“工業化養殖—變革與創新”為主題的“第四屆水產工業化養殖技術暨封閉水環境養殖技術國際研討會”。與會人員包括來自山東、遼寧、浙江等省市從事水產管理、水產工業化養殖研究、生產應用,以及水處理系統設施設備制造方面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及美國、瑞典、挪威、丹麥等在工業化養殖方面的國際知名科學家和企業家等共250人。
研討會上33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就海水循環水養魚工程設計的研究與發展、工業化循環水養殖節能減排效果、海水魚類工業化養殖病害調查與控制、高效飼料的研究及其投喂效果評價、工業化高效生產管理、北歐工業化養殖發展歷程及對中國工業化養殖的借鑒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并提出了多種發展方向。專家的演講內容豐富翔實,會場秩序井然有序,代表認真聽仔細記,專家與代表有問有答積極互動,會場氣氛熱烈。本次研討會信息量大、新知識多,我市與會代表都表示受到了教育、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境界、改變了認識,充分認識到水產工業化養殖是集成水生生物技術、水產工程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與漁業經營管理技術為一體的現代化漁業生產系統,通過設施和裝備的作用,為水生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并進行集約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現代化生產。水產工業化養殖是擺脫傳統養殖業受自然環境束縛,保證產品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有效途徑,是水產養殖業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道路的必然選擇,工業化循環水養殖生產模式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使其具備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我們傳統開放式、半開放式、流水式養殖模式的有益補充,并且隨著我國經濟和人民消費水平的不斷發展,有望并已經在部分地區成為水產養殖業的支柱產業。
研討會結束后,我市組織全體人員到天津市海發珍品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參觀學習,該公司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全封閉內循環海水養殖車間3.5萬平方米,年產高檔海水魚70萬公斤。循環水養殖技術和生產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公司循環水養殖系統單產由原來的15公斤/平方米提高到30公斤/平方米,能耗比公司成立初期降低了40%,養殖成活率由原來的不足50%,提高到90%。公司養殖品種實現了更新換代,石斑魚、舌鰨、河豚等高檔品種已完全取代牙鲆、大菱鲆等成為公司主打產品。
一行人還考察學習了濱州匯泰投資有限公司海水養殖基地、山東海益寶水產股份有限公司、海陽市黃海水產有限公司等工業化循環水養殖規模大、技術新、效益好的企業。匯泰投資有限公司海水養殖基地的王總介紹,他們基地今年南美白對蝦一項產值就達到了3億元以上、豐年蟲產值近億元、鋸緣青蟹試養獲得成功十一國慶期間就可上市,全基地今年產值可突破十億元。海益寶水產股份有限公司本著“開發與保護并重,經濟與生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理念投資23.7億元,打造了35萬立方水體現代化、立體化、生態化、清潔化、工廠化成為國內唯一、亞洲第一、世界最大的海岸循環海水育苗樓。大家在生物科技產業化基地,看到的是全新模式的現代化花園式養殖工廠,在基地內看到的是一座座環境優美的樓房,八座四層循環水養殖樓,兩座研發試驗樓坐落其中,一層是循環水處理運行車間,二、三、四層為養殖車間。如此大手筆的投資、高起點的規劃、尖端人才的大量引進、高標準規范化的管理,使所有人員感到非常的震撼,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和緊迫感,我市六家企業紛紛表示回去后要把南美白對蝦作為我市工廠化循環水密集養殖的突破口,讓閑著的機器盡快運轉起來。改變我市傳統水產養殖業耗費水資源大、單位產量低,且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抵御風險能力較差的現狀。帶領更多的企業改變養殖模式、養殖品種,從傳統養殖向現代化養殖轉型升級,盡快走向工業化、集約化養殖模式,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同時他們還希望市局多組織這樣的考察學習活動,特別是組織到工業化養殖南美白對蝦規模最大、效果最好的浙江蕭山區去學習考察。最愛分享~我要收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