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黃圃是廣東草魚種養殖的搖籃,其主要體現集約化、專業化、產量高等特點,魚種銷售范圍涉及兩廣、江西、福建等區域。中山屬豐水地區,年降雨量多,各水道和河涌承納了西、北江來水,每年4月開始漲水,10月逐漸下降,汛期達半年以上。此外,由于地處濱海,可利用潮差進行排灌,陸上交通處在珠三角網絡的中西緣,高速普及便利,總的來說黃圃的地理位置很優越,為成為草魚種的搖籃墊下基石。
1.養殖條件
黃圃鎮養殖水面有2.5~3萬畝,其中草魚魚種養殖面積占70%,蝦20%,統鯇10%。
1.1 養殖分布與面積
草魚魚種養殖主要集中在吳欄、指魁路、指北村、石軍、橫檔和烏珠等地區,其中吳欄、指魁路和指北村0.7~0.9萬畝,石軍和橫檔0.5~0.6萬畝。
1.2 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一般在8到15畝不等,由于頻繁刮魚過塘,很少有超過20畝的,精養,有換水條件。一般每3畝會配置一臺葉輪式增氧機,另外每個魚塘會額外配置一臺水車式增氧機,使水體流動運轉起來。
2.養殖模式
2.1 苗種
黃圃地區水花以本地苗為主,來自湛江、九江、江門等地區,8~10元/萬水花。從2009年開始,海容牌草魚苗(俗稱青蛙頭)可賣到10~12元/萬水花,而去年白金廠水花能賣到15元/萬水花。
2.2 養殖模式
黃圃養殖模式簡單,一般都是清明前后開水花,魚種達到7~8朝過塘標粗,達到12朝規格打針過塘,達到1~3兩后開始上市,魚種各個階段的密度、成活率和生長周期見表1。
草魚:1.2~1.5萬尾/畝(50尾/斤)
鯽魚:300~500尾/畝(寸片)
大頭:200~300尾/畝(寸片)
3.飼料選擇
2013年草魚飼料容量約6萬噸,其中魚種飼料約5萬噸,A廠家3萬噸左右,B廠家1.5萬噸。顆粒料占市場90%。目前隨著大廠家大力推廣沉浮料搭配養殖魚種,魚種料中的膨化料比例也有一定擴大。
黃圃地區飼料品牌主要以大廠大品牌為主,市場占有率前三名的三大品牌,其占有率大概有8成;很多廠家也是虎視眈眈瞄準這塊市場,但是真正能在這塊市場站住腳的就剩幾家大廠,筆者認為黃圃地區魚種飼料的核心需求是:高定位高品質、工藝要求高、產品品質穩定,從開花到3~7兩規格,飼料的粒狀依次為粉料、小破碎、中破碎、大破碎、2.0顆粒,破碎料及小顆粒料的產能低、成本高,在沒有銷量的條件下很多廠家都不愿意做。
從營養指標來看,現在各大廠家都以33%標簽蛋白為主,遠遠高于2年前的30%標簽蛋白,養殖戶現在也普遍接受高蛋白飼料(養殖戶普遍認為高蛋白飼料在生長速度上會更有優勢,
但是飼料成本不會有太大差異),飼料檔次也在不斷提升。2013年兩大飼料廠家相繼推出更高檔的魚種顆粒料,終端售價接近200元/包,但是效果不是特別好,尤其在疾病和死魚方面,由于養殖戶慣用了以前的投喂和管理思路,養殖中后期魚種發病率較高,但是隨著養殖戶對這類產品的熟悉和認識之后,效果應該會有較大的改善。
黃圃市場獨特的養殖模式,理論上是最適合膨化料的推廣,但是飼料廠沒有合適地引導、推廣,致使養殖戶按照顆粒料的思路來使用,尤其是在投喂率方面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導致養殖戶對膨化料第一直覺就是魚肥、肚子大、病害多、死亡率高,養殖戶難以接受,只是會在8~10月份搭配部分膨化料使用。其次,養殖戶對膨化料認識誤區在于飼料廠為了追求效益高才大力推廣膨化料,并沒有考慮膨化料本身具備的優勢(消化吸收率高、生長速度快、有毒物質少等優勢)及帶來的雙贏效果,所以黃圃市場膨化料的推廣更多的是要站在客戶心里、心靈的角度去引導養殖戶重新認識膨化料,消除對膨化料的認識誤區,真正地體驗到膨化料帶來的效果和效益。
表1 草魚種各生長階段的密度、成活率和周期
4.養殖成本與效益
2013年魚種全年均價在4.9~5.0元/斤,在出魚高峰期8~11月份魚價低于4.8元/斤,低于成本線,所以在12月前出魚多的養殖戶效益較差甚至虧本,年后價格上升到5.5元/斤,有一定的盈利空間,總體的效益水平較2012年有所好轉。
4.1 養殖成本
目前當地的塘租約2200~2500元/畝,養殖戶承包年限一般為5年,2011年前后新投標的魚塘塘租接近或超過3000元,這兩年受魚價低迷的影響,塘租有所回落。2013年黃圃市場吃食魚(草魚、鯽魚、鯪魚)飼料效果平均水平是48~50斤魚/包料,飼料成本約3.8~4.0元/斤,而電費普遍是700~800元/畝*年,藥費是300~400元/畝*年,打針費用是0.03元/尾*針,刮魚人工費用是0.12元/斤魚:綜合總成本是:4.7~5.0元/斤魚。
4.2 養殖效益
2013年黃圃市場養殖平均費用:
畝產:2500斤/畝(吃食魚)
電費:800元/畝
藥費:400元/畝
塘租:2400元/畝
人工:300元/畝
打針:350元/畝
畝利潤:500~1000元/畝
經調查發現,2013年黃圃魚種養殖5成養殖戶是保本或略有一點盈利,3成養殖戶虧本,約2成養殖戶是賺錢的,連續兩年總體養殖效益不是很樂觀,養殖戶養殖草魚種的熱情不是很高,部分養殖戶考慮轉養蝦或者其他品種魚。
表2 2013年黃圃草魚種養殖成本注:A~D表示不同的飼料;表中所有飼料均為顆粒料,33%蛋白。
附養殖戶數據一份:
案例1:
養殖戶:吳老板
地點:吳欄村
水面:27畝,水深2米
放苗情況:(2013年4月)
草魚:150斤(4000尾/斤)
鯽魚:4.5萬尾(500尾/斤)
大頭:6000尾(70尾/斤)
出魚情況:(2014年2月出完)
草魚:118000斤(平均0.4斤/尾)
鯽魚:2500斤(平均0.5斤/尾)
大頭:5000斤(平均2斤/尾)
飼料用量:
全年使用2350包A顆粒料;全年均價:182元/包
吃食魚料比:1.56
收入:
草魚:589250元 鯽魚:13920元 大頭:22500元
開支:
塘租:52500元 電費:20000元 藥費:6000元 打針:20000元 刮魚:15000元 雜費:5000元 飼料:427700元
總收入:625670元
總支出:546200元
凈利潤:79470元(2943元/畝)
效益分析:
吃食魚產量4400斤/畝,這個產量水平在黃圃是屈指可數的,效益也比較理想,通過走訪了解,我認為有幾點是做得比較好的:
(1)勤開增氧,每天每口魚塘會有1臺增氧機全天開著,晚上天黑就開機;勤調水,魚載量增加,魚載量達到2000斤時及時分魚過塘或者出魚,有利于加快魚生長速度,降低魚發病率和飼料料比;
(2)高溫期提前預防,死魚很少,特別是在保肝護膽方面做的比較好,高溫期會定期內服中草藥,增強魚體的抵抗力;
(3)飼料投喂率控制好,12朝苗投喂率不超過6%,1~3兩后投喂率控制在4%左右,堅持少量多餐,前期4~5餐/天,中后期一般在3~4餐/天,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文/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草魚事業部華南區 涂貴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