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2014年11月2日,海南建一水產在海南文昌大致坡龍泉酒店,舉辦了一場海南羅非魚繼續性發展養殖模式推動會,來自海南的460余名羅非魚經銷商養殖戶參加了會議。
此次會議可謂是海南羅非魚行業少有的盛會。卓越、寶路、通威、翔泰、裕泰、鑫肽以及珠江所的林文輝老師等十余家企業及科研院所的高管紛紛應邀出席,并做了精彩報告。
海南建一水產總經理陳東陽:我們需要從養殖環節尋求突
我們的羅非魚是怎樣一條魚,我們的養殖模式怎樣,對未來應該做怎樣的思考,我們的使命是什么?
就在不久前,也就是9月份,我們在海口開了一個關于羅非魚可持續發展的會議,大家做了討論,我們的苗企、料企等技術都比較高,但是我們需要突破的環節在哪里呢?——在養殖環節。
養殖環節并不是養殖戶一個人的事,而是所有的產業鏈上下游共同要去做的。所以,這也是我們今天的會議的主題,我們的養殖模式。
我們應該有的視野,羅非魚是我們的產品,但是為了這個產品呢,我們不應該只有產品的視野,我們應該有做事業的視野,我們必須有行業的視野,必須有整個產業的視野,整個國家經濟的視野。
臺風之后,很多客戶打電話打爆了,目前苗的供應量只有需求量的20%。鏈球菌是一個長期苦惱我們的問題。
在食品中,我們唯一不變的就是對食品安全、健康和美味的需求。如果我們只是關注中間利益的需求,而忽視了最終客戶的需求,最終就會讓多寶魚事件重新上演。
海南島是一個生態島,健康島。如果你不注重品牌,你就走不遠。
建一從事羅非魚事業有10多年時間,我們鼓勵用好苗,用好料,我們經銷的苗和料都是高檔的,今年的飼料年銷量是8萬噸。每年,我們盡量在營運方面壓低成本,盡量補貼養殖戶。在提供信息上,信息平臺越來越重視。目的是為產業帶來新的技術與模式。
我們正在做的是海南羅非魚生態養殖模式。希望通過高效的生態養殖模式的推廣,能夠讓我們的這條羅非魚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海南建一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做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綜合服務商
為什么此次會議叫繼續性,我們擔心我們這個羅非魚這個行業,在哪一個具體的運營環節中會停下來。繼續性是動態的,持續性是靜態的。繼續性,強調的是經營中應該有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如果我們在經營的過程中能力不足,也是要退下來的。以后養魚,如果規范起來了,持證上崗。沒有培訓和專業技能的人,是沒有辦法養好這條魚的。
我希望這場會議對于海南羅非魚的發展具有轉折意義。
朋友們,羅非魚行情這兩年非常好,但是我認為我們海南羅非魚產業已經暗流涌動,危機四伏。我之所以提出來,是因為我們有必須改變的決心。因為我認為,行業應有的狀態是相互任何,相互配合,共同發展。但是現在我們是交易的關系,博弈的關系。魚少時,養殖戶坐地賣價;魚多時,加工廠拼命壓低價格。養殖戶與料商家料價、魚價上也不斷地子做博弈的文章。料回扣也一樣。
我們上半年,我們總共抓了4000多萬斤魚,平均價格3.8元。按照利潤來算,我們是多付了客戶5-7毛錢。如果建一今年抓1億斤魚,是要多投5000-7000萬。到目前為止,客戶欠我們1.5個億。我們每天發幾百噸料,我也想請問大家,我們客戶中,有幾個在建一存款了才拿料。當然市場上有一些看不見的手在推動這些傳言。想讓客戶擠兌建一,這種做法暫時會有影響,但同時也是動力,讓我們做大做強的動力。
當然我們這幾年發展這么快,也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夠好,我們的款都付了,但是時間可能過了,計劃沒有做好,但是我們會努力。
我們是目前最能夠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綜合服務商。競爭壓力急劇上升,這兩年召開行業發展會議變少了。為什么,因為大家疲于競爭,惡性的競爭已經讓我們應接不暇。誰還會來關注行業的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
因此,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要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養魚的把魚養好,賣料的把料做好。因此,我們整個產業鏈從苗企,到加工廠都要齊心協力,養好這條魚。
朋友們,我們所生產的羅非魚由于成本的上升,慢慢的喪失競爭優勢。
2003年的適合,當時你的魚價是3.2-3.5元/斤,飼料100-110元/包,養出40斤魚,的飼料成本2.5-2.7元,每斤魚有0.5-0.7元的毛利。現在按沉料50斤魚/包,飼料成本到3.6元/斤。隨著人工塘租的上升,魚價要到5元/斤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了。
當初我們是靠低價吸引的外國客商。隨著養殖規模擴大。我們養殖的量是上去了,但是我們羅非魚質量下降了,價格還高。不是國際市場接受了海南這么高的魚價,而是料商補貼了0.3元/斤,飼料廠讓出了0.2元,加工廠也讓出了0.3元,才有了今天的魚價。在國際羅非魚市場,我們還是活在拼價格的這個水準。
我們的成本擺在這里,價格又降不下來,我們的出路在哪里?既然不能拼價格,那就拼質量,拼品牌。否則,我們無路可走。
從2005年到現在,羅非魚養殖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的養殖模式卻沒有任何的改變,但是有多少養殖戶會投錢去做養殖模式的創新,養殖技術的提升,作為企業來講,我們是要拿出一部分利潤來做這一塊的。
所以,我們要審視自己的勞動是否有新的價值的創造,是否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生活人的需求。如果我們能按照生態的模式養出能夠像挪威三文魚一樣符合吃魚生水準的生活魚,我相信生活人就會心甘情愿地花高價買我們的生活魚。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建一水產愿意花一輩子,甚至下輩子與在座的大家共同奮斗!
海南寶路副總經理汪玉祥:魚苗運輸和投苗關鍵技術要點
今天主要是講投苗和對病害的理解。運輸和投苗是需要大家關注的。從魚苗培育到吊水、打包、運輸、投放大概在2天內完成。羅非魚苗的運輸和投苗會有一個應激。
投苗環節對魚苗來說,就是在饑餓的情況下,短時間內不停地變換環境。其中,由于傳統的運輸環節水環境惡化很快,與魚塘環境的差異顯著,所以運輸和投放過程對魚苗成活率的影響特大。需要特別關注的水環境因子:溶氧、二氧化碳、溫度。
魚苗運輸:羅非魚苗傳統打包運輸由于是在密閉的環境進行,其所處環境的污染程度取決于魚苗廢物排放量,這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是魚苗打好包裝后,就與運輸時間、溫度、靜置時間等
盡量減少運輸時間、降溫和恒溫、減少靜置時間(如果魚苗袋是靜止的,那么魚苗呼吸出大量二氧化碳會阻止氧氣進入水體中,從而導致嚴重缺氧)。水車開放式運輸會排走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魚苗的正常呼吸,所以比密閉式打包運輸要安全,減少投苗時的應激反應。
魚苗投放:包裝袋內的魚苗處于高二氧化碳環境(鰓為暗灰色),如果池塘里的水體為極少二氧化碳(低堿度高pH值),魚苗進入池塘新環境后就會過度呼吸(堿中毒?魚苗的鰓為鮮紅色),出現應激反應。
提高水體的碳酸根堿度(要在池塘準備時做,如石灰);魚苗緩水投放;用些抗應激藥物(酸性或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物質);這個環節主要由養殖戶操作,所以養殖戶只有理解這個原理,才能更有效地控制。
魚的表現是由基因和環境決定的,其中環境會影響基因的表達,養殖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魚的優良性狀最大程度地體現。其中病害預防最為重要。
生長慢特性的羅非魚其單餐的攝食量小,則容易饑餓,所以這種羅非魚就會在白天經常性地通過攝食底泥來充饑,這樣底質環境就會改善,水質會緩慢污染,在突變氣候等情況下的攪底雖然會引起水質變壞,但幅度減小,在羅非魚能夠承受的范圍。
生長快特性的羅非魚對底質的改造極少,在正常情況下,其水質指標很好,但是在不良氣候或大量換水等時,就會攪底引進水質的突變。
雖然兩者最終的水質幾乎一致,但其變化過程不同,所以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
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龔守成:養護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
養護理念對于池塘環境而言就是: 養“氧” · 養“藻” · 養“水” · 養“底”。對于養殖對象體內微生態環境: 護“肝” · 護“腸” · 護“胃” · 護“鰓”。
應激是致病第一大誘因。
重治標則標本不治;善治本則標本兼治。1.變“殺蟲消毒”為“解毒排毒”; 2.變“調水改底”為“養水護底”;3.變“治重于防”為“防重于治”;4.變重治“標(魚病)”為重治“本(病原)”。
只有建立“養護”系統理念,才能促進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最大的羅非魚采購商Manishkumar,:一斤以內的小規格魚更受歡迎
大家一般說到做生意,免不了要競爭。但是如果不合作,這個產業很危險的。我所在的公司是美國最多的羅非魚進口商,在我10多年的工作經驗里,只有大家合作努力,羅非魚產業才會發展。
在坐的各位都為羅非魚付出努力,尤其是養殖戶,為這條魚付出了很多,我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幫助你們,把這條魚養得更好。但是養著條魚,我們最終的用戶是誰,我只是采購商,最終用戶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需要買這條魚。隨著羅非魚被越來越多的國外消費者接納,消費者也會產生這樣的問題,這條魚從哪里來,它安全嗎,健康嗎?
這些問題,需要在座的給出答案。中國羅非魚的銷量在美國是越來越高,消費者的疑惑也是越來越多。
這些圖標數據展示了,我們從2012到2014一直是進口中國羅非魚最多的公司,但是我哦認為最多不重要,最好才是重要的。對羅非魚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是價格的波動。
從這個可以看出,價格波動很大。起起落落,這個對羅非魚來說是很有害的。我知道,尤其是養殖戶,你們是最不愿意看到價格的波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克服這種波動性,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穩定的價格,讓更多的消費者有長久的購買意愿與習慣。
那么,我們應該看一下,美國的消費者對羅非魚有什么需求。其中一個特點是,美國消費羅非魚的增長來自于超市購買人員。他們對價格十分敏感,同時需求量大的是小規格的羅非魚片。
當然我知道,跟大家的養殖情況相反,大家傾向于養大魚。但是美國超市里更喜歡小規格的魚。所以我建議大家調整養殖模式,養小規格的魚。這樣一年可以養更多的魚出來,同時也能有好的經濟效益。
那么,為了去實現穩定的價格曲線,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養殖周期,這需要我們的飼料企業,苗種企業,動保企業一起努力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堅信,我們作為這個里面的一份子,我有義務幫助大家,每一個環節都受益了,才能掙錢。
大家是否可以考慮下,一年養兩造變成一年養三造,是否會有更加穩定的適合市場需求的供應。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希望大家能夠掙更多的錢。行業才能有一個穩定持續發展的未來。
所以我向在座的各位發出邀請,如果有人愿意嘗試一年三造,縮短養殖周期。這樣既可以避免臺風等的風險,希望得到更多的人的回應,大家可以給我建議,我們一起討論。
說得再多,還是要行動,我在這里誠懇的希望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承擔成本,透明分享利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這條魚做得更長久。
最后,我想再跟各位養殖戶朋友說兩句,你們最大的資本,就是海南羅非魚的品牌。希大家能夠把盤子做得更大,也希望大家能夠和我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