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縣萬峰湖鎮依托萬峰湖庫區形成后的“黃金水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建設淡水養魚基地,發展環保型、效益型漁業經濟,2006年,全鎮生態養魚產量達8000多噸,加上天然“盤江魚”的產量,魚產品超過1萬噸,產值6800萬元。今年魚產量預計可達1·2萬噸,在現有魚價上漲的情況下,預計產值超過1億元,一躍成為全國淡水養魚第一鎮。
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一級水電站于1998年蓄水后,形成了庫容達102. 6億立方米、湖面面積176平方公里的我國第五大淡水湖———萬峰湖,其中,位于庫首的萬峰湖鎮境內湖面達40多平方公里,是水產養殖的“黃金水面”。“水產興鎮”,隨之成為萬峰湖富民興鎮的重要戰略。
1999年,萬峰湖鎮黨委、政府引進云南達誠科技公司等單位在萬峰湖投放了數百萬元的銀魚卵,并引來四川客商進入萬峰湖發展網箱養魚。此后,貴陽、興義等地又先后有許多客商落戶萬峰湖網箱養魚。到2002年,全鎮境內的網箱發展到1033箱,產量達4100噸,產值3700萬元。
水產養殖產業形成后,萬峰湖鎮庫區漁業經濟迅速發展,但鎮黨委、政府又面臨著新的問題:網箱養魚數量多,造成萬峰湖水體富營養化;沿湖漁民過度捕撈自然“盤江魚”,造成水體生物鏈遭到破壞。為此,該鎮在嚴格執行休漁期的同時,變富營養化水體為資源優勢,發展濾食性水產養殖,大膽探索漁業發展新路子。2003年底,該鎮陸續引進美國斑點叉尾魚回、美國加州鱸魚、彩虹雕、武昌魚等質優價昂的新魚種飼養,提高經濟效益。2004年在回頭灣水域處建起了自制100萬只插蚌三角帆蚌種的淡水珍珠養殖基地。同年,引進四川投資商投資700多萬元,投放2000萬尾鯉、鯽、草、鰱、鳙魚等常規魚苗野生放養,恢復水體生態平衡。2005年,引進云南、四川客商發展的1300箱以白鰱、花鰱為主的生態網箱在獲得成功后,淘汰了1800口常規網箱,沿湖各鄉鎮紛紛效仿,萬峰湖庫區生態漁業養殖全面鋪開。到2006年底,全鎮就有4000余箱生態網箱,2300箱立體網箱,每箱年盈利800多元。昆明、貴陽、成都等地經銷商在萬峰湖收購魚產品,形成了產、供、銷為一體的產業鏈。
萬峰湖鎮的淡水養魚,帶動了萬峰湖庫區漁業的良性發展,去年,庫區生態魚產量達3·4萬噸,全年預計可達4·8萬噸,淡水養魚產量位居我國五大淡水湖之首,成為我國大面積淡水養殖的重要基地。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