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基是中山市三角鎮的一位養殖大戶,現有池塘水面400 畝,其中生魚200 多畝,脆肉鯇100 多畝。第一次見黃兆基是在廣東通威365 養殖式示范基地的簽約儀式上,他自稱想利用科技的力量走規;、機械化的養殖道路。55 歲的他對水產養殖技術和行業未來的發展都有著獨到見解,認識黃兆基的人對他的評價就是:有智慧,很低調。
養魚要全心投入
黃兆基從90 年代開始涉足水產,17 年里養過對蝦、草魚、筍殼魚、黃骨魚、桂花魚、生魚等多個品種。從5 畝發展到400 畝,目前高投入、高風險的生魚養殖占了200 畝,除卻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超凡的膽識魄力,黃兆基也有自己的養魚智慧經。
“沒有養不好的魚,只有養不好魚的人。養魚一定要全身心投入,這是我的事業。現在養魚正變得越來越簡單,不過,養殖壓力也越來越大了,所以一定要用智慧,跟隨市場的腳步,運用科技的力量,不斷更新養殖技術!备S兆基聊天的過程中,他看著手表,14 :00 準時中斷聊天,稱“兩點了,我要去喂魚了”。雖然家里請了幾個工人,但黃兆基每天至少親自去塘上喂一次魚,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塘里魚的真實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調整。
養殖不宜小眾
黃兆基養過很多品種,不過草魚一直堅持在養,當問及其中的原因時,黃兆基告訴記者,養殖品種的選擇一定要根據當地的養殖環境,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再結合自己的資金和池塘條件等實際情況來決定。這都是黃兆基交過學費后得到的經驗之談。2006年,一塘海鱸讓他虧了18 萬,那一年黃兆基明白了一個道理,“養殖不宜小眾”,自己的力量薄弱,無法改變市場行情,不形成一定的規模是賣不出高價的,最終黃兆基順應當地養殖的大環境,大力發展生魚和草魚養殖。
投苗不跟風
草魚和生魚相比盈利微薄,但多年的經驗讓黃兆基在跌宕起伏的市場行情下始終保持盈利。“我買草魚都是買剛開始打第一針的12 朝苗,一直養到十幾二十斤,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控苗種質量,養脆肉鯇一定要用頭苗,這樣才能長得快,但是養超市鯇就對苗種的要求沒有這么高!狈琶绲臅r候要充分了解市場行情,據此調整養殖模式。黃兆基非常重視放養規劃,他會搜集孵化場出苗量、養殖戶投苗量、市場存塘量等一系列的信息,然后預判接下來的市場行情和大概走勢,制定投喂規劃,錯開出魚高峰賣高價!拔椰F在要準備池塘放養小規格苗種,草魚小苗的價格還在跌,因為附近的池塘馬上要到期了,好多人要轉手,急著出魚。”這是黃兆基的一貫作風,按照市場的價格規律,低價買進小草魚種,等待好行情及時出魚。“在大家搶著買魚種的時候你不要跟風,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要適當調整出魚規格,并且增加其他配養魚的比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連年好收益。”
走規;B殖之路
黃兆基剛開始養生魚時平均畝產7000 斤,現在高產塘畝產20000 斤。隨著養殖水平的提升,產能過剩的問題在自由農業市場下逐漸凸顯,養殖行業也逐漸開始資源整合,集約化規;谴髣菟,像黃兆基這種從幾畝養到幾百畝的養殖戶越來越多。據了解,黃兆基現在每年的飼料用量在2000 噸以上,他開玩笑說每天搬料拆袋的時間比投料的時間都要長。除了時間被浪費外,黃兆基算了一筆賬,除去飼料袋、打包費、裝卸費和飼料浪費等費用,使用散裝飼料每年至少可以節約30 萬元,所以黃兆基正準備在塘邊建料塔,爭取早日用上散裝飼料。
“未來的水產養殖行業,除了投喂之外,撒藥、收魚都要機械化,以后養殖不僅要憑經驗,更應該借助科技的力量,做到技術升級,與時俱進!秉S兆基說,“現在每人管40 畝塘都很辛苦,以后要做到每人輕輕松松管好200 畝,手機隨時控制增氧機和投餌機開啟,在辦公室就能觀察魚的吃食情況,這就是今后的水產養殖行業吸引我的地方!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