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國斑點叉尾鮰聯合育種項目組 肖友紅、陳校輝
2014年12月9日至12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苗種處副處長兼鮰魚分會秘書長肖友紅與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斑點叉尾鮰聯合育種項目組陳校輝副研究員到廣東珠海、斗門、高要及清遠等鮰魚主要養殖區開展廣東省鮰魚養殖及鮮活銷售情況產業調研,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劉付永忠副站長以及海洋與漁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陳石娟記者陪同調研。調研組實地走訪和考察了珠海年豐水產養殖公司鮰魚基地、高要市振業水產養殖公司等幾個鮰魚養殖場與苗種培育場。通過調研,了解了廣東鮰魚苗種、養殖和鮮活銷售市場的情況。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廣東省鮰魚養殖及消費情況
近兩年廣東省鮰魚養殖產業發展迅速,本地鮮活銷售量大幅增加,養殖產量大約3-4萬噸,養殖產業主要分布在廣州白云區、花都、高明、高要、江門、順德、中山及清遠等地區,區域總體較為分散,連片上規模養殖區較少。養殖模式主要有三種,即精養、混養和網箱養殖。據調查,除了混養和網箱養殖,廣東全省鮰魚池塘精養面積大約有2-3萬畝。廣東鮰魚多以鮮活出售,少有加工,消費市場主要在廣東省內,其中每日銷往省外的量不超過3萬斤(15噸)。全省鮰魚鮮活日銷量約為20萬斤(100噸),其中佛山環球水產批發市場每天的收魚量就達6-7萬斤(30-35噸)。由于鮰魚品質優良,少肌間刺,肉質細嫩,近年來深受老百姓餐桌上價廉物美水產品的青睞,據說是廣東省內傳統喜事餐桌上必備的上檔魚品。所以,廣東省較西南成都市場日售量還增加一倍,成都每天鮮活銷售在50噸左右,廣東已成為了鮰魚鮮活銷售的主消費地區。
二、養殖產業苗種來源于湖北
廣東省鮰魚產業主要以養殖為主,苗種幾乎全部來自湖北嘉魚縣。據了解,省域內目前基本沒有鮰魚繁殖場,鮰魚卵黃苗或規格苗大多來源于湖北嘉魚縣,經過標粗后進行成魚養殖。近年廣東每年從湖北進約1億尾卵黃苗,這些苗標粗后轉成魚養殖的大約有6000萬尾。據走訪、統計,今年苗種比去年多三分之一,由于去年商品魚價格不好,養殖戶減少了養殖量,今年商品魚價格上升,養殖戶增加養殖量,投苗需要增加,所以,預計明年的商品魚產量比今年多三成。
其中調研走訪的廣州市錦龍漁業有限公司是省內規模較大的鮰魚魚苗標粗場,近年來都從湖北拿卵黃苗回來標粗。據該公司總經理戴惠田介紹,公司在前幾年也曾搞過鮰魚的繁殖,共有親本8000組,但是產卵率很低,這可能是氣候的問題。“只有3成的雌魚能自然產卵,而在湖北,產卵率能達到8成。”戴惠田介紹說,這就是廣東搞鮰魚苗沒有成功的原因,區域自然條件的因素是廣東放棄了鮰魚繁育生產,轉為從湖北引苗培養方式發展養殖。
三、 鮰魚養殖模式
斑點叉尾鮰在廣東的養殖模式主要有三種,即精養、混養和網箱養殖。珠海等地養殖鮰魚主要采用精養模式。每畝池塘投放魚苗3000-4500尾,養殖周期約為10-15個月,養殖到部分長至1斤以上規格時開始出售。商品魚出塘采用定期捕大留小的輪捕方式,每畝平均產量在4500-5000公斤左右,養殖成本為5.3-5.5元/斤。
高要鮰魚養殖以混養為主,與羅非魚混養,每畝主養羅非魚的池塘混養鮰魚200-300尾,并投喂羅非料專用飼料。據高要漁業管理部門統計,高要混養鮰魚的羅非魚池塘面積達4萬畝,2013年高要鮰魚總產量為1421噸。鮰魚在山塘水庫一般采用網箱養殖。據了解,因山塘水庫環境受天氣影響較小,水體中的溶氧量較高,即使天氣不好也不影響投喂和攝食,因此網箱養殖斑點叉尾鮰要比魚塘長得更快一些。李觀漢這兩年都在清遠某山塘用網箱養殖斑點叉尾鮰。他介紹,用網箱養殖的斑點叉尾鮰發病較少,而且要比池塘的快將近兩個月上市。“我投放的苗種在10公分以上的,在網箱養殖8個月后就有3成的魚能達到1斤以上的上市規格。”據李觀漢介紹,網箱養殖鮰魚成本較池塘低,約為4.5-5元/斤,但商品售價比池塘的要高出1-2元/斤。“山塘水庫的水質好,養出的魚肉質也好,而且耐運輸,賣價自然要高一些。”同樣是在水庫網箱養殖斑點叉尾鮰的劉先生說。
四、 鮰魚成魚價格回升,養殖戶重燃養殖熱情,鮮活銷售市場升溫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國鮰魚受到內銷市場升溫的影響,鮰魚需求量有所提升,鮰魚活鮮內銷價格比較尖挺,高時達到了10多元/斤,給養殖戶帶來了較為客觀的養殖效益,許多養殖戶又開始關注鮰魚養殖,養殖熱情開始高漲。到了9月份,隨著2014年商品成魚的陸續上市,目前鮰魚價格已回落至較為合理的價格區間,價格維持在6.5-7.5元/斤。近期珠三角地區標準規格(1.2-2斤/尾)的鮰魚塘頭收購價為6.5-7.1元/斤左右,市場行情較為穩定。據了解,今年廣東省苗種需要量上升三成,利益的驅動許多養殖戶又改成養鮰魚了,明年成魚產量將增加。如果市場需求能夠持續提高,商品魚價格能維持在合理的價格上,養殖戶還是掙錢。
從調研來看,廣東是我國鮰魚鮮活消費除西南地區以外的最大市場。由于前幾年我國鮰魚出口美國一直受自動扣留以及《美國鮰魚新法案》的影響,出口受阻,價格波動很大,而近年來,加工出口比例大大下降,內銷的比例越來越大。目前我國鮰魚產業正從以出口為主向內銷為主、出口為輔的市場格局轉變,市場定價權開始逐漸轉為國內自主,內銷市場走強。我國鮰魚產業也正在走向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道路,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