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蝦,學名為日本沼蝦,俗稱河蝦,是我國淡水水域中分布廣、食性雜、繁殖力強、經濟價值較高的蝦類。青蝦養殖因為周期短,可常年上市,并可進行單養、混養、套養和輪養等多種方式養殖,已成為目前的一個主要養殖品種。富陽市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特征,全市共有水面14.6萬畝,其中漁業養殖、增養殖面積10.8萬畝,而青蝦已成為目前我市水產養殖的主導品種之一。2013年統計:全市累計青蝦池塘單養、混套養養殖面積1萬余畝,其中青蝦池塘一年“雙茬”養殖面積達2,000余畝,年產量397t,年產值2,600余萬元。下面就我市青蝦池塘一年“雙茬”健康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 主要養殖技術
1.1 池塘條件
青蝦養殖池面積一般為2~10畝,水深1.0~1.5m。池底淤泥不大于15cm,池塘坡比1∶(2.0~3.0)左右,交通方便、陽光充足。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且進排水口分開。蝦塘進水處設40目和60目兩道篩絹網對進水作過濾,以防止小雜魚和敵害生物侵入。排水口則用40目的尼龍網片或鐵絲網攔住,防止青蝦逃逸。
1.2 池塘消毒
“一茬春季”1月上中旬曝曬塘,每畝用生石灰100~150kg或用漂白粉10kg清塘消毒。2月份注水50cm,注水時先經過40目篩絹網過濾;“二茬秋季”7月上旬曬塘半個月,7月下旬注水50cm,并用漂白粉10kg清塘消毒。
1.3 種植水草
清塘消毒半個月后,在距塘邊1m的淺水地帶,沿蝦塘四周種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池底則種輪葉黑藻、苦草等沉水性植物。水草不宜種植過多,種植面積約占蝦塘面積的20%~30%。如過多種植,一則易使蝦塘水質過于清瘦,影響青蝦的正常生長;二則在高溫季節因水草死亡腐爛,易引起池塘水質惡化和泛塘。
1.4 引進優質蝦種
為防止青蝦品種退化,每2個養殖周年需更新青蝦種苗,以提純復壯。蝦種來源一是從江蘇引進“太湖1號”青蝦親本;二是從富春江采集野生青蝦蝦種。
1.5 蝦種放養
1.5.1水質培肥
放養前抽掉清塘水,注水50~70cm,每畝用腐熟有機肥100~150kg,也可用復合肥3~5kg培肥水質,為蝦種、蝦苗提供適口的天然餌料。
1.5.2 苗種放養
“一茬春季”蝦種放養時間為2月上中旬,規格1,500~2,000尾/kg,畝放養量10~15kg;“二茬秋季”蝦苗放養時間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規格4,000~6,000尾/kg,畝放養量5萬~6萬尾。蝦苗放養宜在陰天或陰雨天進行,如遇晴天應在一早一晚進行,以免陽光直射,影響放養成活率。蝦苗種要求一次放足。另外,每畝蝦塘可搭養花鰱魚種20~30尾,規格6~10尾/kg。花鰱魚種的放養必須在蝦苗放養10~15d后進行。
1.6 餌料投喂
飼料選用青蝦養殖配合飼料。飼料粗蛋白質含量28%~38%。蝦苗個體平均全長≤2.5cm/尾養殖階段,選用飼料粗蛋白質含量36%~38%的幼蝦養殖配合飼料;蝦苗個體平均全長>2.5cm/尾養殖階段,則選用飼料粗蛋白質含量28%~32%的成蝦養殖配合飼料。日投量一般控制在蝦體總體重的3%~5%,每天上午8時,下午5~6時,各投喂1次。上午占日投餌量的1/3,下午占2/3。具體飼料投喂量視天氣、水質、水溫與青蝦吃食狀況而定,通常以1.5~2h吃完為宜。為方便檢查,可在蝦塘四周各設一個食臺檢查攝食情況。
1.7 水質管理
青蝦對水質要求較高,蝦塘水質透明度宜保持在30~40cm。水質管理上應做到:
1.7.1 適時換水
蝦塘平時每半個月至一個月加注一次新水,7~9月的高溫季節每5~7d定期加換新水。一般換水量為20~30cm,以改善水質。還應根據季節、氣溫調節水位,保持較適宜的水溫。春季水深50~60cm,以利升溫;冬季水深保持1m以上,以保溫越冬;其他季節水深在80~100cm。
1.7.2 調節水質
應視水質情況定期潑灑微生物制劑,常用的有活水寶、EM原露等,以快速降低蝦池塘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高效分解水產動物排泄物,抑制有害菌生長,改良水質、凈化水質。
1.7.3 機械增氧
根據天氣和青蝦活動情況,定時開增氧機增氧,即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天半夜開。如發現浮頭現象,應盡早開機。7~9月,則不論中午或凌晨都應當開機增氧2h以上。
1.8 蝦病防治
1.8.1 蝦病預防
為了保證青蝦正常健康生長,每15~20d用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或聚維酮碘等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7~9月的高溫季節每月使用氟苯尼考、多維等拌餌投喂,每次3~5d,以防病害發生。
1.8.2 蝦病治療
一旦發現池塘中青蝦患病,立即準確診斷其病癥,然后對癥下藥及時治療,青蝦爛腮病、腸炎病、紅腿病用氟苯尼考、恩諾沙星、同時加入多維、大蒜素等拌飼,連喂5~7d,同時用碘制劑或其他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連續2~3d。纖毛蟲病用纖蟲克全池潑灑,5~7d后再用一次。
2 捕撈與收獲
常年采用蝦籠捕撈,捕大留小,將達到商品規格(250~300尾/kg)的成蝦陸續起捕上市,最后拉網后排水干塘捕撈。“一茬春蝦”捕撈時間從4月中旬至7月上旬;“二茬秋蝦”捕撈時間從10月上旬至翌年1月上旬。青蝦池塘“雙茬”健康養殖一般收獲情況見下表。
3 養殖案例
富陽市場口鎮華順種養殖場養殖規模70畝,其中富春江青蝦養殖示范塘6只,塘面積5~8畝/只,富春江青蝦養殖總面積36畝,配備葉輪式增氧機12臺。
3.1 放養情況
“一茬春蝦”放養情況:2011年2月上旬放養,每畝放養春蝦種14.4kg,平均規格1,880尾/kg;“一茬秋蝦”放養情況:2011年8月上旬放養,每畝放養秋蝦苗種6萬尾,平均規格5,500尾/kg。
3.2 養殖管理
按照青蝦池塘“雙茬”健康養殖技術措施和要求,進行漁業生產和養殖管理。
3.3 收獲情況
至2011年7月,“一茬春蝦”收獲青蝦1,368kg,平均畝產38kg;至翌年1月,“一茬秋蝦”收獲青蝦成蝦1,332kg,平均畝產37kg,收獲小蝦720kg,平均畝產20kg。全年共收獲青蝦3,420kg,平均畝產95kg。商品蝦上市率79%。
3.4 效益分析
青蝦市場良好,成蝦銷售根據季節不同價格在70~130元/kg浮動。“一茬春蝦”產值98,496元,平均售價72元/kg,畝產值2,736元;“一茬秋蝦”成蝦產值146,520元,平均售價110元/kg,畝產值4,070元,小蝦產值36,000元,平均售價50元/kg,畝產值1,000元。2011年總產值281,016元,平均畝產值7,806元。總養殖成本123,336元,平均畝成本3,426元,其中苗種40,700元,飼料42,500元,租金22,640元,肥料、魚藥與微生物制劑11,330元,水電6,166元。總效益157,680元,平均畝效益4,380元。
4 討論與體會
4.1 青蝦品種退化現象嚴重,每兩個養殖周年內,須從江蘇引進青蝦“太湖1號”或從富春江采集野生青蝦蝦種,以提純復壯養殖品種,這是青蝦養殖穩產提質增效的前提。
4.2 青蝦的耗氧量較高,對水質敏感,其窒息點比常規魚高。使用活水寶、EM原露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開設增氧機增氧措施和及時換注新水是青蝦養殖管理和養殖高產高效的重要手段。
4.3 青蝦有喜棲息于淺水地帶,善攀緣爬行的生物習性,池塘中種植適當水草是提高池塘水體利用率和青蝦養殖產量的有效方法。
4.4 投喂的飼料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質量要求,飼料粗蛋白質含量28%~38%的青蝦配合飼料是滿足青蝦營養需求和養殖增產增收的必要條件。(孫逢明 袁杰 駱東亮 倪洲琦 董洽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