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貿市場上的魚有“身份證”了。記者日前在上海廣靈農貿市場看到,一種名為通威魚的魚背鰭上均佩戴上了“身份證”———一種特制的標簽。標簽提供魚產品的品牌名、生產企業等信息,是品牌質量追溯和品牌保障的依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全國第一種具有身份識別標簽的淡水魚。
;
記者在現場看到,身份標簽上印有企業的聯系電話,消費者通過撥打電話,就能了解魚來自哪個養殖基地等信息。消費者如果對魚產品的質量產生疑問,也可直接進行電話查詢并尋求解決辦法。
經過該攤位的顧客紛紛停下腳步看個新鮮。一位市民說,“有標簽的魚確實讓人放心些,起碼質量比沒標簽的有保證。”而這種魚的經銷商則表示,貼有標簽的魚雖然價格比普通魚要貴兩三元,但是銷量還不錯。
據了解,這種佩戴“身份證”的魚在上海、蘇州等地上市以來,以平均每天新增一家農貿市場專營點的速度擴大規模。
食品安全歷來受消費者關注。繼去年多寶魚事件、孔雀石綠風波以來,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愈發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劉連馥會長表示,產地安全管理、生產過程監管、檢測監督、信息披露管理都是水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組成部分,而魚身份標簽則填補了我國淡水產品標識管理的空白,對整個水產品安全體系來說,是變革性的創舉。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