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傳統產業也不斷地朝新世代發展。臺灣云嘉南地區一直都是水產養殖的重鎮,古早之時是以人力為基礎的飼養方式,因近年來需求量變大,飼養方式有了重大的革新,機械逐步取代傳統人力。而當中的飼料機也不斷的被改良,更加方便了在飼養方面的時間準確性以及水產的存活率,提供養殖戶更加穩定的收入。長榮大學科工系學生黃俊儒、董政陞、黃河萌,在吳俊概老師的帶領下于2014年度發表論文《節能型水產養殖自動噴飼料機》,并且實際組裝出原型機,于吳俊概老師的魚塭作為實驗場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十分良好,未來有望量產,以造福漁民。
節能型水產養殖自動噴飼料機是以高壓噴射的方式將飼料送出,并且可以精細的在時間上做掌控。市面上雖然早已有類似產品,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市面上的飼料機機組是採用分離式方式進行,飼料投送的地點機器為子機,而母機(空氣壓縮機)則是在另外一端,母機將空氣壓縮過后,通過管線將加壓之后的氣體輸送到子機,另外必須配合冷媒收縮在子機噴射時所產生的水滴,以避免飼料潮濕,機組過大且費用高昂,僅有大型養殖場使用,不適合一般養殖戶。節能型飼料機是一體成形的小機組,壓縮機及飼料箱都在同一機組內,對于空間要求相對較低,費用也因為內部配置問題較為親民。
節能型水產養殖自動噴飼料機是一個全新概念的飼料機,相較于古早的鼓風式飼料機,新型飼料機提升了“喂養時間不需人力操作、節省電能及飼料因高壓噴放,散落在魚塭各處而非定點,以減少水產相互碰撞造成損失”等內容,用高科技的方式降低養殖費用,提升漁獲量及改善漁民的時間運用。新型飼料機加裝了定時器,當設定的時間到達時,新型飼料機內部的彈簧會彈出,讓機器可以通電而加以運作,并且在到達時間之后再自動斷電,不需要再透過人為手動開關電源,亦可讓機器免于空轉而有所損毀的狀況發生。改良之后的配線也是一大學問,傳統飼料機在運作過程因為飼料出口是一根細長水管,必須耗費較多電能將飼料送出,而新型機器是以空氣加壓而后噴射的方式送出,過程中節省了許多能量,進而節省更多能源。當舊型飼料機在喂食時,是通過水管然后在特定區域投放,這樣會造成魚群因覓食而互相激烈碰撞而產生受損。新型飼料機通過高壓噴射之后,散布范圍非常廣闊,可以讓魚群在不受相互干擾的情況之下覓食。
董同學表示,在剛開始著手改良飼料機時,需耗費大量時間及資金且對于水產養殖概念尚未全面具備,在沒有支援的情況底下,很難實行構想,但是在吳俊概老師的幫助下,有了完整的水產養殖資訊,并且逐步的打造出原型機組,投放在老師所提供的魚塭做實驗,才有現在節能型水產養殖自動噴飼料機的出現,未來更會以離心力為主軸加強改良飼料機,以提升其性能并減低耗能,幫助更多漁民在商業之馀也可環保節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